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儿科主治医师
患儿男,10岁,因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查体:心率130次/分,伴期前收缩,3~5次/分。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T波、Ⅰ、Ⅱ及V低平。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
不正确
()
A: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B:对有心力衰竭者,洋地黄剂量宜偏小
C:急性早期病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急性期每月可用维生素C
E:纠正心律失常
婴儿在生后多长时间内不会患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A:生后2个月内
B:生后5个月内
C:生后6个月内
D:生后4个月内
E:生后2~3个月内
有关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
B:对社会环境日常要求的适应能力有明显缺陷
C:在发育时期内,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
D:在14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伴适应性行为缺陷
E: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伴适应性行为缺陷
细菌性痢疾在我国常见的有()
A:鲍氏菌
B:宋内氏菌
C:福氏菌
D:志贺菌
E:志贺与宋内氏菌
下列为重度脱水临床特点的是()
A:皮肤黏膜稍干燥
B:哭时少泪,尿量明显减少
C: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D:心音低钝、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E:食欲旺盛
4~6个月贫血标准()
A:Hb<120g/L
B:Hb<110g/L
C:Hb<100g/L
D:Hb<90g/L
E:Hb<60g/L
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
A:胃底
B:胃体
C:胃窦
D:胃角
E:幽门管
双肾包块伴高血压多见于()
A:肾癌
B:肾盂癌
C:肾下垂
D:多囊肾
E:肾胚胎癌
患儿男,8岁,来自西南地区。患儿头晕、头痛、胸闷2天后急骤出现面色发灰,手脚冰冷。呼吸56次/分,血压10/7kPa,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并有奔马律,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为克山病。其临床主要特点为
A:心源性休克
B: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心源性脑缺氧
E:急性肺水肿
男性婴儿,4月龄,咳嗽2天,加剧伴气促1天。查体:体温37.9℃,呼吸68次/分,口周发绀,咽部充血,两肺闻细湿啰音,心率18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胸片示两肺斑点状阴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性最小()
A:肺炎衣原体
B:沙眼衣原体
C:肺炎球菌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流感杆菌
卡介苗初种年龄为()
A:生后2~3天内
B:生后2~3个月
C:生后4~5个月
D:生后6个月
E:生后8个月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乏()
A:Ⅸ因子
B:Ⅴ因子
C:Ⅶ因子
D:Ⅱ因子
E:以上都不是
10个月男婴,低热,睡眠不安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患者。查体:烦躁不安,前囟稍隆起,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WBC250×10
6
/L,N30%,L70%,潘氏试验(+),氯化物94.6mmol/L,糖1.45mmol/L。OT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隐球菌性脑膜炎
E:中毒性脑病
异位性皮炎正确的是()
A:都从婴儿期湿疹发展演变而来
B:血清IgE升高是诊断异位性皮炎的必备条件
C:异位性皮炎的患儿都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异种蛋白过敏
D:婴儿湿疹不属于异位性皮炎
E:儿童期皮疹常局限于肘、腘窝,呈苔藓样变
肾炎性肾病与单纯性肾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A:大量蛋白尿
B:血尿,高血压
C:高胆固醇症
D:低蛋白血症
E:高度水肿
发热、咽痛3天伴面色苍白、口臭,咽、扁桃体有灰白色假膜,肿大淋巴结有明显压痛及周围水肿()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结核病
C:化脓性颈淋巴结炎
D:白喉
E:淋巴瘤
患儿,女,10岁,发热伴眼睑水肿6天;尿蛋白(+++),红细胞15~30/HP,血红蛋白80g/L,血白细胞4.5×10
9
/L,血小板87×10
9
/L,ASO1:800,血BUN4.0mmol/L,C降低,按急性肾炎治疗2周后,尿检无好转。应考虑什么诊断()
A:遗传性肾炎
B: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C:急进性肾炎
D:狼疮性肾炎
E:IgA肾炎
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在脑脊液检查中有根本性区别的项目是()
A:脑脊液透明度
B:脑脊液压力
C:脑脊液细胞总数
D:蛋白增高程度
E:糖和氯化物定量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病因是()
A:遗传
B: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
C:特发性垂体功能不足
D: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不足
E:以上均不是
关于用药途径,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灌肠法给药比口服法量要小
B:静脉注射法比口服法量要大
C:注射法常用于急症、重症或有呕吐者
D:舌下、含漱、吸入等方法同样适用于婴幼儿
E:静脉注射法比灌肠法用量要大
出生后即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少许胆汁,腹胀逐渐加重,出生后第2天解第一次胎粪。
A:生理性胃食管反流
B: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C:肥厚性幽门梗阻
D:巨结肠
E:贲门失迟缓症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1周,下列能反映机体对治疗有反应的指标是()
A:血红蛋白量升高
B:血清铁增加
C:血清铁饱和度增加
D:网织红细胞升高
E: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加
新生儿和早产儿长期吸氧可造成氧中毒肺损害,以下哪种损害不可逆()
A:纤毛功能减退
B:肺泡Ⅱ型细胞功能受损
C:造成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D:造成BP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E:影响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功能
大便黏胨状有脓血()
A:轮状病毒肠炎
B:空肠弯曲菌肠炎
C:真菌性肠炎
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E:伪膜性肠炎
患儿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较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未见异常,克氏征(-),巴氏征(+)。脑脊液:蛋白800mg/L,糖2.0mmol/L,氯化物95mmol/L,白细胞600×10
6
/L,多核55%,单核45%。应如何治疗()
A:青霉素+氯霉素
B:对症处理+中药
C:异烟肼+利福平
D:异烟肼+利福平+SM+PZA+泼尼松
E:青霉素+庆大霉素
Ⅰ度咯血是指
A:痰中带血,失血量少于有效循环量的5%,外周血RBC及Hb无明显变化
B:一次或反复加重的咯血,失血量为有效循环量的5%~10%,外周血RBC及Hb较出血前降低10%~20%
C:反复加重的咯血,失血量为有效循环量的5%~10%,外周血RBC及Hb较出血前降低20%以上
D:大口咯血,失血量大于有效循环量的20%,血压下降,外周血RBC及Hb较出血前降低25%以上
E:大口咯血,失血量大于有效循环量的15%,血压下降,外周血RBC及Hb较出血前降低20%以上
3岁患儿,频繁感冒和患肺炎,体检发现心前区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Ⅱ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伴固定分裂。胸透: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ECG://电轴右偏,V1导联呈rsR波型,Rv114mm。入院后咳嗽加重、气促、烦躁不安,呼吸60次/分,脉搏168次/分,唇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双肺可闻固定细湿啰音,肝右肋下3.5cm。诊断考虑()
A:室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
C:房间隔缺损,重症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D:室间隔缺损,重症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E: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鼻道狭窄,感染后易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
B:咽鼓管短、直、平,易发生中耳炎
C:鼻窦口相对大,鼻炎时易累及鼻窦
D: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此期儿童不易发生扁桃体炎
E:胸腔较小,肺脏相对大,肺脏不能充分扩张,而影响通气换气
11岁女孩,身高132cm,学习成绩好。其父亲身高170cm,母亲160cm。该女童6~7岁时身高增长5.1cm,7~8岁增长5.0cm,9~10岁增长5.3cm[11岁身高参数(P)为131.0cm],11岁时骨龄为10.8岁,第二性征未出现,可能的原因是()
A:正常生长
B:营养不良
C:先天卵巢发育不全
D:遗传性矮小
E:疾病
一般5岁小儿的身高按公式计算为()
A:95cm
B:100cm
C:107cm
D:110cm
E:115cm
首页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