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在癫痫患者的用药方法中,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苯妥英钠的治疗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超过常规剂量很容易产生中毒症状
B:丙戊酸钠的治疗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超过常规剂量很容易产生中毒症状
C:丙戊酸钠的治疗范围大,开始即可以给予常规剂量
D:卡马西平由于自身诱导作用使代谢逐渐加快,半衰期缩短,需逐渐加量
E:拉莫三嗪的治疗范围大,开始即可给予常规剂量
中年女性。右下肢麻木、无力1年半,由足至膝部,再升至躯干,呈渐进性。现左下肢亦受累。体检发现中、下腹壁反射消失,上腹壁反射存在。该病人的病变可能定位于()
A:胸7~胸8
B:胸9~胸10
C:胸11~胸12
D:胸12~腰1
E:腰2~腰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诊断价值的依据是()
A:头痛和呕吐
B:视乳头水肿
C:发病急骤
D:脑膜刺激征
E:均匀血性脑脊液
关于偏头痛正确的是()
A:发作前大多有先兆症状
B:发作时可有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
C:限于一侧的搏动性头痛
D: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
E:活动时加重,睡眠后减轻
服用AchE-I药物应监测()
A:心电图
B:脑电图
C:胸片
D:血常规
E:脑CT
西方人的MS以脑干病损为主,而东方人MS最常见的病损部位是()
A:脑干
B:大脑半球
C:脊髓
D:视神经和脊髓
E:小脑
男性,7岁,癫痫间歇性发作三月余,面部有皮脂腺瘤,MR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纤维瘤病
B:脑颜面部血管瘤病
C:脑囊虫病
D:结节性硬化
E:脑灰质异位
颈椎外伤或骨质增生可产生()
A:一眼视力障碍
B:椎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
C:颈外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
D:颈内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
E:颈总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
女性患者,78岁,5年前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逐渐加重,出门经常找不到家,近2年来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MMSE评分8分,头MRI显示脑萎缩,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根据NINCDS-ADRDA的国际标准,该患的诊断为()
A:确定的Alzheimer病
B:可能的Alzheimer病
C:血管性痴呆
D:可能性大的Alzheimer病
E:路易体痴呆
患者女性,28岁,某日晨起上班路上觉左下肢力弱,次日发现四肢力弱,饮水呛咳、吞咽较干食物费力、言语不清。患者神志清楚,二便正常,病前2周有“感冒”病史,病后12天到医院查电解质正常,体格检查四肢肌张力低,肌力1~2级,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阴性,感觉系统检查正常。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B:周期性瘫痪
C: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D:脊髓压迫症
E:癔症性瘫痪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为()
A:脑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栓塞
D:脑梗死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者女,6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8d”来诊。颅脑CT:脑桥左侧可见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2年。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囊肿
B:脑脓肿
C:脑梗死
D:脑出血
E:胶质瘤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脑电图
B:颅脑MRI
C:脑血流图
D:脑地形图
E:开颅检查
女性,60岁,因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送急诊。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cm×3cm×6cm高密度影。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昏厥
B:高血压脑病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脑出血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此病人最重要的治疗环节是()
A: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B: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
C:立即使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D: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
E: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外展受限,病变部位在()
A:右动眼神经
B:右滑车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展神经
E:右三叉神经眼支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为()
A:震颤
B: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
C:扭转痉挛
D:肌强直
E:肌阵挛
患者男,58岁。发生运动性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2次,每次持续约15min。查体:颈动脉听诊未闻及杂音。颈动脉超声:右侧颈内动脉狭窄60%,左侧颈内动脉狭窄30%。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偏头痛
B:癫痫
C: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
D:脑卒中
E:颅内肿瘤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正确的处置是()
A:建议行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B:建议行左侧颈内动脉剥脱术
C:建议行右侧颈内动脉剥脱术
D:建议抗血小板及危险因素控制,暂不行手术治疗
E:在未发生明确卒中前,不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高的原因是()
A:抗痨药物研制相对滞后
B:结核菌基因突变
C:AIDS病患者增多
D: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E: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于角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围绕颞上沟末端
B:围绕颞下沟末端
C:围绕外侧沟末端
D:围绕顶枕沟末端
E:位于顶上小叶
目前抗HIV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从体内清除,是由于该药物的()
A:耐药性
B:抗毒能力
C:以上都包括
D:依从性
E:毒性
脑出血临床表现的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多在65岁以上发病
B:均出现偏瘫
C:脑脊液均为血性
D:头部CT显示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病灶
E:均有脑膜刺激征
下列哪些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考虑腺切除()
A:轻度全身型
B:中度全身型
C:眼肌型
D:眼肌型伴有胸腺瘤
E:眼肌型伴有复视
诊断癫痫主要依据()
A:可靠的病史
B:神经系统检查
C:脑脊液检查
D:脑电图检查
E:CT扫描
猪囊尾蚴可存活的时间为()
A:1~3年
B:3~10年
C:10~15
D:15~20年
E:20~30年
女性,70岁,左手不自主震颤2年,右手静止性震颤伴动作迟缓,肌肉僵硬感,小步态。体检:智力正常,眼球活动正常,面具脸,四肢肌张力高,反射对称,锥体束征阴性,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最适宜的改善症状的单药治疗为()
A:维生素E
B:司来吉兰(丙炔苯内胺)
C: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
D:思他卡朋(柯丹)
E:苯海索(安坦)
脑性痉挛性双侧瘫痪,一般不具有下面哪项症状()
A:表现为双侧痉挛性瘫痪,下肢的运动障碍较上肢重
B:下肢呈内收痉挛,呈现剪刀步态和马蹄内翻足
C:体检可发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D:下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E:有智能和语言障碍
患者,女,12岁,2天内反复多次全身抽搐。在发作间歇期仍意识不清。抽搐发作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除外()
A:加床护栏,防坠床摔伤
B:用缠以纱布的压舌板塞入其一侧上、下门齿之间,防咬破舌头
C: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防窒息
D:解松患者的衣领及裤带,以利呼吸
E:抬高头位40°
男性,15岁。其母亲代诉患者半月前突然发作性惊叫,意识丧失,双眼上翻伴四肢抽搐1次,持续1分钟后好转。醒后患者无不适主诉。5年前患者曾有类似发作史1次。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体征发现,本次脑电图检查正常。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癔症发作
B:阿-斯综合征
C:癫痫大发作
D:失神性小发作
E:脑短暂性缺血发作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
A:脑脊液检查
B:给予抗癫痫药物口服
C:不服药继续观察
D:颅内血管DSA
E:颅脑同位素扫描
病理解剖时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是()
A:脑血栓形成
B:腔隙性脑梗死
C:脑栓塞
D:脑出血
E:脑静脉血栓形成
对HIV做辅助检查时一般进行活检的部位是()
A:毛发
B:淋巴结
C:皮肤
D:骨髓
E:胸膜
男性,15岁,4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意识不清,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常有舌咬伤。口服苯妥英钠维持治疗,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数天前因故停服苯妥英钠。患者再次发作,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以上,一天内发作多次,治疗应首选()
A:苯妥英钠口服
B:戊巴比妥钠肌注
C:安定静脉注射
D:10%水合氯醛灌肠
E:卡马西平口服
首页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