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
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时,外周血通常被稀释()。
A:10倍
B:20倍
C:40倍
D:100倍
E:200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2b
型()。
A: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明显
B:POX阴性
C:网织红细胞增高>15%
D:a-NAE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E:原始粒细胞>50%
大多数质粒在自然状态下是一种()。
A:线性双链DNA
B:环状双链DNA
C:线性单链DNA
D:线性单链RNA
E:环状单链DNA
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
A:120天
B:60天
C:80天
D:100天
E:50天
卡他莫拉菌是()。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阳性芽孢杆菌
D: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
E:革兰阴性杆菌
使细菌能抵抗低渗环境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E:鞭毛
瑞氏染液中酸性染料是()。
A:亚甲蓝
B:伊红
C:沙黄
D:甲醇
E:甘油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维生素B
12
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B: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D:细胞发育胞浆落后于细胞核
E: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关于荚膜染色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有关尿素的说明,哪项错误()。
A:分子量大约60
B:在尿素酶作用下产生2g分子氨
C: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一般是1.80~6.78mmol/L
D:体内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E:在肾中形成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是指由于哪种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造成机体病理损伤的一组疾病()。
A:T细胞
B:B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单核细胞
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ALT
B:AST
C:c-AST
D:m-AST
E:ALP
诊断急性肝炎最敏感的指标是()。
A:血总胆红素测定
B:碱性磷酸盐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D:血清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电泳
粪便隐血试验方法
不包括
()。
A:邻甲苯胺法
B:匹拉米洞(氨基比林)法
C:试带法
D:免疫法
E:潘氏法
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原因是()
A: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
B: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
C:血小板破坏增加
D: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E:纤溶系统活性亢进
反映胆道阻塞最敏感的指标是()
A:AST
B:GGT
C:CHE
D:LDH
E:ALP
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优点
不正确
的是()。
A:操作简单
B:灵敏度高
C:重复性好
D:干扰物质少
E:清、球蛋白的反应性相近
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B细胞表面()。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PWM-R
D:C3b受体
E:CD2分子
正常关节腔积液中不能见到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软骨细胞
穿刺接种法不可用于()。
A: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反应
B:保存菌种
C:观察动力
D:厌氧培养
E:增菌培养
间日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A:48小时
B:36~48小时
C:72小时
D:24~36小时
E:24小时
()用于诊断蛲虫病
A:肛门拭子法
B:浮聚法
C:碘液染色法
D:直接涂片法
E:环卵沉淀试验
F:阴道分泌物
G:厚血膜法
APPT延长()
A:肝病
B:血友病
C:DIC早期
D:血小板无力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自然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时,采样点的设置应该是()。
A: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和4个墙角地面
B: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和该交点与4个墙角连线的中点
C:地面中心点和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
D:室内任选5处
E: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值参考值为()。
A:7~10
B:7~20
C:7~30
D:7~40
E:7~51
其虫卵常异位寄生在人体肺与脑组织的吸虫是()。
A:日本血吸虫
B:肝吸虫
C:姜片吸虫
D:肺吸虫
E:斯氏狸殖吸虫
与AML-M
5a
的骨髓象不符合的是()。
A: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
B:原单细胞为主,≥80%(NEC.
C:幼稚和成熟单核细胞较少
D:白血病细胞中可见1~2条短而粗的Auer小体
E: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
对军团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的金属元素是()。
A:铜
B:铁
C:钠
D:镁
E:钙
类便中最小的寄生虫卵是()。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肺吸虫卵
E:华支睾吸虫卵
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过锰酸钾滴定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肽络合酮法
D:火焰光度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首页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