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儿科主治医师
急性颅内压增高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20%甘露醇
B:速尿
C:50%葡萄糖
D:地塞米松
E:腰穿降颅压
婴儿喉的解剖特点为
A:位置高
B:较易阻塞
C:管路较长
D:较直
E:漏斗形
标准现场心肺复苏程序主要包括()
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肾上腺素
C: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D:给氧、胸外按压、肾上腺素
E:开放气道、给氧、胸外按压
脑动脉的供血主要来自以下哪些动脉()
A:两侧颈内动脉和两侧椎动脉
B:两侧豆纹动脉
C:两侧大脑前动脉
D:两侧颈内动脉
E:两侧椎动脉
患儿女,12岁。已确诊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使用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血常规为WBC2.9×10
9
/L,N0.26、L0.74、Hb98g/L,PCT216×10
12
/L,此时应考虑出现什么情况()
A:噬血细胞综合征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粒细胞缺乏症
D:继发病毒感染
E:骨髓抑制
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值称为
A:血清铁饱和度
B:血红蛋白
C:转铁蛋白
D:铁蛋白
E:总铁结合力
患儿女,1岁。腹泻2天于10月份就诊。大便每日10次左右,黄色水样,量多,伴有呕吐、发热和流涕
A:空肠弯曲菌肠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C:真菌性肠炎
D: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E:轮状病毒肠炎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预防哮喘发作()
A:色甘酸钠
B:脱敏疗法
C:皮质激素
D:酮替酚
E:异丙托溴胺
男孩,5岁。突发高热伴头痛呕吐2天,于3月20日住院。体检发现患儿昏睡状,臀部见少许瘀点、瘀斑。颈部抵抗,Kernig征阳性,Babinski征阴性。CSF白细胞计数650×10
6
/L,分叶核86%,蛋白1.1g/L,糖2.2mmol/L。涂片和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该病例入院后首先选用的抗生素应是()
A:青霉素
B:氨苄西林
C:头孢噻肟
D:头孢曲松
E:万古霉素
患儿男,10个月,呕吐、腹泻5天,伴高热(39℃),大便5~6次/天,初为水样便,随即为黏液便,偶带血,量不多。体检:轻度脱水貌,心、肺、腹未见异常。大便常规。黏液便,WBC15~20个/HP,偶见吞噬细胞。最可能的病原是()
A:产毒性大肠杆菌
B: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C:埃可病毒
D:鞭毛虫
E:侵袭性大肠杆菌
女孩,4岁,反复咳嗽2个月,夜间为著。查体: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两肺呼吸音粗,少许痰鸣音,反复抗生素治疗不愈,以往无呛咳病史,有过敏性鼻炎。
第1题,共2个问题
(多选题)为确诊所需进行的检查()
A:胸片
B:支气管镜
C:血培养
D:气道分泌物病毒分离
E:支气管激发试验
F:肺功能
G:支原体抗体检测
H:PPD试验
第2题,共2个问题
(多选题)应选择的治疗是()
A:抗生素
B:病毒唑
C:沙丁胺醇
D:骨化三醇
E:多巴酚丁胺
F:吸入糖皮质激素
患儿男,2岁。发热1周,为不规则热型,37.5~41℃,抗生素治疗无效,轻微咳嗽,入院前1天出现全身性分布淡红色斑疹,时隐时现。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红、无渗出物,心、肺无异常,肝肋下4cm,质中,脾肋下1.0cm。白细胞25×10
9
/L,中性粒细胞0.92,可见中毒颗粒,红细胞4.6×10
12
/L。住院8天内3次血培养均无生长,使用静脉滴注多种抗生素无效。 该患儿首先应考虑为()
A:败血症
B:急性风湿热
C: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川崎病
下丘脑病损所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为()
A:甲状腺功能正常
B:血清T4降低、TSH降低或正常,TRH刺激试验TSH为低水平线
C:血清T4降低、TSH降低或正常,TRH刺激试验TSH高峰延迟
D:血清T4增高、TSH降低
E:血清T4降低、TSH增高
想象的萌芽()
A:<1岁
B:1~2岁
C:3岁前
D:3岁后
E:5~6岁
心肺复苏中,哪项不是补充碳酸氢钠的目的()
A:改善心肌功能
B:提高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
C:改善中枢神经功能
D:纠正酸中毒环境
E:防止细胞内出现酸中毒
患儿,女,10岁。因阑尾炎术后12小时出现少尿(10ml/h),血尿素氮25mmol/L,肌酐178μmol/L,尿比重1.030,尿钠13mmol/L,尿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B: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慢性肾衰竭
E:急性间质性肾炎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措施以下
不正确
的是()
A:适当多晒太阳
B:提倡母乳喂养
C:孕母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D:及时添加辅食
E:2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
7岁男孩,高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半天,有轻咳,无腹痛腹泻,继往体健,无外伤史。查体:T40℃,嗜睡,颈抵抗(+),心肺腹(﹣),双侧巴氏征(+)。目前应该选择哪组抗感染方案()
A:大剂量青霉素+第三代头孢
B:单用中小剂量青霉素
C:单用氯霉素
D:单用氨苄西林
E:异烟肼+利福平
支气管哮喘长期防治首选的一线抗炎药是()
A:长期应用抗生素
B:长期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
C:口服泼尼松
D:长期应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
E:长期口服氨茶碱
引起厌氧菌感染的主要诱因是()
A:胃肠道和生殖道手术
B:外伤
C:烧伤
D:拔牙
E:眼部手术
下列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带菌者较患者对周围人群的威胁更大
B:人是唯一传染源
C:主要为呼吸道传播
D:以冬春季节发病为主
E: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不持久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4天因不吃、不哭、黄疸而入院,查体发现:患儿全身黄染,反应差,呼吸急促,面色灰,双肺闻细湿啰音,心率160次/min,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质硬,两下肢有硬肿。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气分析
D:咽培养
E:血电解质
F:C-反应蛋白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最合适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
B:氯霉素
C:SMZ
D:头孢唑啉
E:头孢噻肟
F:克林霉素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病情加重,皮肤有出血点,双眼凝视,前囟隆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血钙
B:低血糖
C:化脓性脑膜炎
D:缺氧缺血性脑病
E:颅内出血
F:中毒性脑病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选药通常用( )
A:新青霉素类
B:氨苄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素
C:青霉素类
D:甲硝唑
E:联合用药
F:氨基糖苷类
肢端硬性肿胀()
A:川崎病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
D: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E:风湿热
关于小儿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胆碱酯酶抑制剂为临床常用药物
B:肾上腺皮质激素只适用于全身性患者
C:合并感染时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有胸腺肥大者,主张早期进行胸腺切除
E:疗程一般为2~6个月
患儿,女,10岁,因面色苍黄、食欲差、恶心呕吐6天入院。无发热、咳嗽,无血尿。家长述近半年患儿易发脾气。既往无肝炎等特殊病史。体检:T36.8℃,烦躁,面部及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若辅助检查提示:Hb85g/L,直接胆红素970μmol/L,间接胆红素657μmol/L,ALT62U/L,ALB23g/L。尿常规:尿蛋白(+),尿胆原(+),尿淀粉酶正常。腹部B超示:慢性肝病,肝硬化,少量腹腔积液。考虑诊断的疾病有()
A:胆道蛔虫病
B:急性肝衰竭
C:急性胰腺炎
D:溶血尿毒综合征
E:病毒性肝炎
F:急性肾炎
G:再生障碍性贫血
母乳喂养的小儿需要补充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E:不需补充维生素
患儿女,1岁。近日家长发现患儿常面色潮红,双跟向前凝视,双腿用劲内收,无意识改变,可人为中断,脑电图检查正常,其可能诊断为( )
A:多发性抽动
B:屏气发作
C:癔病
D:强直性发作
E:习惯性擦腿
3岁4个月女孩,因偶然发现双下肢弯曲1年余就诊。GP,足月顺产,人工喂养(奶粉)未加鱼肝油。小儿几乎无户外活动,患儿2岁前不会走,1岁半出牙,可协助做简单家务。体检:一般情况可,体重10.5kg,身高85cm,无方颅,前囟已闭合,可疑肋串珠和手足镯,双下肢严重“O”型(膝间距大于6cm)。实验室检查:总血清Ca2.5mmol/L(2.23~2.8mmol/L),P1.6mmol/L(1.3~1.9mmol/L),ALP50U(5~30U),25-(OH)D7n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A:黏多糖病
B:软骨发育不良
C: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成骨不全
E:家族性低磷佝偻病
下列哪项不是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和pH改变()
A:HCO-/HCO<20%
B:pH↓
C:HCO↓
D:-BE↑
E:PaCO↑
关于胎粪吸入性肺炎,错误的是()
A:可有呼吸性酸中毒
B:有胎儿缺氧
C:可有呼吸困难
D:可出现肺部湿啰音
E:多见于早产儿
首页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