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下列哪些符合小叶性肺炎()
A:多为化脓性炎症
B:病变常见于两肺下叶
C:可由多种细菌引起
D:多见于小儿、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者
E:多继发于其他疾病
儿童乳牙脱落换出恒牙的年龄一般在6岁以后。
弹拨法的操作频率每分钟是()
A:100~150次
B:120~160次
C:160~180次
D:150~200次
E:大于200次
下列
不属于
上颌神经分支的是()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腭大神经
E:以上都不是
热疮发生于外生殖器者,可出现()等症状。
怎样鉴别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
喜燥恶湿指上述哪脏()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血为气之母”主要是指()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养气
D:血能摄气
E:气随血脱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颌面部的唾液腺()
A:腮腺
B:甲状腺
C:唇腺
D:舌下腺
E:颌下腺
湿热病邪致病以肺经为病变中心。
心音分裂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瘀血的疼痛特点,多为(),痛处(),夜间痛甚。
大肠肛门急性大出血是指动脉出血达多少毫升以上,大都为大肠肛门本身的疾病所致()
A:300
B:400
C:500
D:700
E:1000
昏蒙
津对气的作用,体现在()()
六味地黄丸中用()
A:熟地黄
B:干地黄
C:生地黄
D:酒蒸熟地黄
E:鲜地黄
常与薤白配伍治疗痰湿阻闭,胸阳不振之胸痹的药物是()
A:枳实
B:乌药
C:香附
D:陈皮
E:木香
关于温病病因的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语出()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候论》
E:《温疫论》
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从四肢流来入口者()
协热而利
体内阴阳的消长变化,即是阴阳运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观察舌苔辨邪气之浅深,主要依据()
A:舌苔有无
B:舌苔厚薄
C:舌苔润燥
D:舌苔颜色
E:舌苔腐腻
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A: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冲脉
B: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
C: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D:冲脉、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有“传导之官”之称,膀胱有()之称。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主方、治法与用药)患者,男性,50岁。有咳喘史12年,复发3日。3日前,因感受风寒,而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咳吐痰涎质稀量多色白,喘气不能平卧。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体温38.3℃。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白虎汤
B:羚角钩藤汤
C:竹叶石膏汤
D:凉膈散
E:清营汤
胎怯两种证型都常见到的症状有()
A:哭声低微
B:肌肤不温
C:耳壳薄软
D:形体瘦弱
E:腹胀腹泻
战汗的预后都很好。
在客色中,冬天的面色相应为()
A:稍白
B:稍赤
C:稍青
D:稍黄
E:稍黑
下列属于弦脉形态特点的是()
A:端直而长
B:脉来绷急
C:浮而搏指
D:沉按实大
E:状如波涛
首页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