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无线电监测

天波传播主要适用于()波段的通信。
A:中波和短波
B:短波和超短波
C:超短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待传输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对传输的可靠性和保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往往宁可牺牲系统频带而采用其他处理技术。
国内卫星通信的极化方式一般为线极化,个别也有用()的。
A:圆极化
B:双圆极化
C:水平极化
D:垂直极化
超短波和微波由于其波长甚短,在相距很近的两个接收点上,其信号强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卫星通信网内地球站调整时,申办人应当提交的材料有()
A:《站址调整函》一式二份
B:所调站址地域《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C:《地球站对微波接力站干扰分析报告》
D:使用频率的“频率占用费”缴费凭证
次要业务台站不得对业经指配或将来可能指配频率的主要业务电台产生有害干扰;不得对来自业经指配或将来可能指配频率的主要业务电台产生有害干扰提出保护要求;不得要求保护不受来自将来可能指配频率的同一业务或其他次要业务电台的有害干扰。
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制将电话基带信号移至指定频率放大由天线发射出去一般使用下边带。
由于水平极化波的衰减比垂直极化波大得多,所以地面波主要为垂直极化波。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是()颁布的。
A:2001年9月
B:2001年11月
C:2002年9月
D:2002年10月
产生无线电波必须先产生高频电磁振荡,就是产生“载波”,然后把欲传递的信息加上去,这个过程的无线电俗语叫做“解调”。
频带的划分是指,将某个特定的频带列入频率划分表,规定该频带可在指定的条件下供一种或多种()使用。
A:无线电通信业务
B:光纤传输业务
C:电缆传输业务
D:射电天文业务
可用于HF频段天波测向的系统有()
A:转天线测向系统
B:乌兰韦伯系统
C:阿德考克/瓦斯·瓦特测向系统
D:准多谱勒测向
E:相位干涉仪
F:相关干涉仪/超分辨率测向
地波传播方式有什么特点?
年检是指在用无线电设备的周期检测,以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完好性,其检测常规指标的项目为()几项指标。
A:占用带宽
B:杂散发射
C:功率
D:频率
我国常用的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属于基于()式的测向体制。
A:比幅
B:比相
C:到达时间差
D:矢量测量
输入滤波器允许希望接收的信号进入而限制其他信号,目的是排除高频放大器中的()。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衰减在()频率上的接收信号。
停用或者撤销无线电台站的,持照者应当自停用或者撤销之日起()内向原执照核发机构交回无线电台执照,并报告设备处理情况。
A:1个月
B:2个月
C:半年
D:1年
对用于测量30MHz以下的固定站址,在工作频率上,架空导线高出地面1米的情况下,使其相距站址至少半个波长。
一条方位线不足以辨认发射机的位置。传统的方法是用两部或多部测向机组织起来完成()定位。
空间无线电通信是包括()所进行的任何无线电通信。
A:利用卫星地球站
B:利用一个或多个空间电台
C:利用一个或多个反射卫星
D:利用空间其它物体
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表中,“中国频率划分”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无线电频率划分。
下列测向体制中,抗波前失真能力最强的是()。
A:小基础阿德考克测向机
B:沃特森瓦·特测向机
C:相关干涉仪
D:到达时间差
频谱监测站的选址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A:位于适合监测的地方
B:防止电磁辐射
C:避开障碍物
通信领域的测量技术有()测量、()测量、()测量和()测量之分。
无线电波在VHF/UHF频段比在HF频段受传输介质的影响大。
超短波电台在标称输出阻抗的负载上测量,当发射机载频功率大于等于25W时,其离散频率的杂散发射不能大于2.5μW。
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现不均匀团块时,无线电波有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八方反射,使一部分能量到达接收点,这就是空间波。
下列关于测向机的持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右手持机,大姆指靠近单向开关,其它四指握测向机
B:四指握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
C: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厘米,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D:测单向时,为了准确测到方向线及找准方位物,可将持机臂伸直,将测向机抬高至与眼平,进行瞄准
目前我国开展的无线电测向运动主要有两类:一是适合在中小学普及的(),二是符合国际规则并适合大、中学生开展的长距离()、()测向。
1~18GHz频段工科医设备的辐射干扰,在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应比正常接收信号电平低()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