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工程质量监督人员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动作性能参数有()。
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B: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C:电源频率
D: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10.1.3条,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等部位的()等,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在施工图中完整标注。
A:尺寸
B:坡度
C:净宽
D:范围
电缆桥架安装中,下列正确的是()。
A: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设有伸缩节
B: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C: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
D:当设计无要求时,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3m
E: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20m设有伸缩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可按哪些方式布置?()
A: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
B:在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
C:混凝土浇筑体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
D: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1m布置
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6.2.3
A:基层应牢固,表面平整、密实
B:基层表面小裂缝难以避免,但不得出现大面积裂缝
C:嵌入的背衬材料与接缝壁间适当留出空隙
D: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宜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
E:基层应清洁干燥,并无油污、灰尘
用于保护等电位联接的()称为保护联接导体。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E:接地体
依据《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BJ43/T301-2013,10.1.3,预制构件施工前应进行哪些必要的验算?()
A:构件运输过程中的承载力验算;
B:构件安装过程中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构件支撑系统承载力验算;
C:构件安装过程中临时固定装置的承载力验算;
D:构件码放及吊装过程中的承载力验算;
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88页9.9.2条,预制构件交付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A:出厂合格证
B: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
C:钢筋套筒等其他构件钢筋连接类型的工艺检验报告
D:合同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主管部门接到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质量抽测结果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报告后,应当及时提出()要求,并依法对违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处罚。
A:整改
B:停工
C:警告
D:处罚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6.2.6条,外墙找平层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宜为(),并待前一层水泥砂浆终凝后,再施工后一层水泥砂浆。
A:3~5mm
B:5~7mm
C:6~8mm
D:7~10mm
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4.1.7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下列选项符合规定的是()。
A: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B: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
3
C: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
3
D:灰砂比宜为1:1.5~1:2.5
E:水胶比不得大于0.5,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2.2,在钢结构制作加工中,零件宽度、长度的气割允许偏差为()mm。
A:±1
B:±2
C:±3
D:±4
依据16G101-1,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Φ8@100(4)/150(2)表示()。
A:箍筋为HPB235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50,两支箍;非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
B:箍筋为HPB235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00,四支箍;非加密区间距150,两肢箍。
C: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50,两支箍;非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
D: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100,四支箍;非加密区间距150,两肢箍。
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7章,关于钢结构加工制作,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钢材切割面的外观缺陷应进行全数检查
B:气割的允许偏差可按切割面数只抽查10%,且不少于3个
C: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能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D: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能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6.2.6,下列说法中符合热熔法铺贴屋面卷材规定的有()。
A: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
B: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
C: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
D:卷材接缝部位可不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
E: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不得扭曲、皱折
依据《地下室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1.26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厚的()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A:30-50mm;1:1.5
B:35-50mm;1:1
C:30-50mm;1:1
D:35-40mm;1:1.5
依据《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BJ43/T301-2013,8.3.1,外墙挂板的高度不宜大于一个层高,跨度不宜大于一个柱距或相邻承重墙之间的距离,厚度不宜小于()mm。
A:150
B:100
C:120
D:75
按《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8.1.6,倒置式屋面坡度大于()时,应沿垂直于坡度的方向设置防滑条,防滑条应与结构可靠连接。
A:10%
B:15%
C:20%
D:25%
室内供热管道(非高温)系统的强度试验的试验值应为系统顶点试验压力()做水压试验,且不小于0.3MPa。
A:加0.10MPa
B:加0.15MPa
C:加0.20MPa
D:加0.25MPa
E:加0.30MPa
按《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3.2.6,不同材质或强度的块体在同一楼层不得混砌,两种不同块体的竖向交接部位应设置()。
A:加强网
B:拉结筋
C:构造柱
D:施工缝
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12.2.8可弯曲金属导管及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宜大于1m
B:可弯曲金属导管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C:当可弯曲金属导管有可能受重物压弯或明显机械装机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D: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应做保护导体的连续导体
E:明配的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不应大于1m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3.1.6条,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墙体有门窗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至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6mm钢筋且应伸入洞口两端墙内不小于()。
A:500mm
B:550mm
C:600mm
D:650mm
依据《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DBJ43/T301-2013,4.4.4,夹心墙板夹心层中采用B级保温材料时,保温材料两侧应采用混凝土等不燃材料,且外叶墙板的厚度应不小于()mm。
A:100
B:150
C:200
D:50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4.2.4条,预拌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掺加同品种的()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A:加气剂
B:减水剂
C:防水剂
D:膨胀剂
下列单位中哪个不是参建单位?()
A: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试验。
A:通水
B:渗漏
C:淋水、蓄水
D:找平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来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B: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C: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不可以验收
D: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6.1.7条,外墙抹灰底层砂浆强度宜低于面层砂浆强度;外墙抹灰面层砂浆和防水砂浆中宜掺用聚丙烯纤维(或其它抗裂材料)。
对于混凝土路面,不需要设置胀缝的是()。
A: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构筑物相接处
B: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cm
C:厚度有变化的板
D:冬季施工的板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9.1.2条,地下室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A:P6
B:P8
C:P10
D:P12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