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营卫不和证的自汗症见()
A:汗出恶寒
B:半身出汗
C:潮热盗汗
D:蒸蒸汗出
E:汗出恶风
疲劳性骨折多见于()
A:第1跖骨
B:第2跖骨
C:第3跖骨
D:第4跖骨
E:第5跖骨
2岁以下婴幼儿可以选用后臀注射。
胸腔闭式引流,接水封瓶的目的是();玻璃管插入水封瓶液面下()cm。
产后30天,恶露淋漓不止,量少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脉弦涩。宜选()
A:桃红四物汤
B:血府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生化汤
E:以上都不是
先出现意识障碍,后出现发热,常见于()
A:流脑
B: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脑出血
E:休克型肺炎
试述宗气、营气、卫气的生化来源、生化过程和相互关系?
发生崩漏的主要机制是()虚损,不能()所致。
盛人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
A:桂枝汤
B:麻黄汤
C:香薷散
D:小青龙汤
E:麻黄加术汤
烂喉痧,症见壮热烦渴,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其治法应为()
A:清气解毒泄热
B:透表泄热,解毒利咽
C:清营解毒泄热
D:凉血解毒泄热
E:清气凉营解毒
地黄饮子用药阴阳并补,上下兼顾,但以治下、治本为主。
伤风鼻塞相当于西医的();鼻窒相当于西医的()
发生水痘重证的病机为()
A:湿邪内郁
B:素体虚弱
C:感邪较重
D:邪毒炽盛
E:内犯气营
试述痰、饮、水、湿的异同。
身热夜甚,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证属()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E:热极生风
()是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呕、精神萎倦、脉沉细,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麻子仁丸为润肠缓下之剂,故年老体弱,津亏血少者可经常服用。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A:大蓟
B:小蓟
C:地榆
D:白茅根
E:侧柏叶
骨折的一般症状和特有体征是什么?
以下各项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麻醉同意书是指麻醉后,麻醉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麻醉的相关情况
B: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时,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
C: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
D:体温单为表格式,以医师填写为主
E: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下列不属颤证病因的是()
A:年老体虚
B:感受外邪
C:情志过极
D:饮食不节
E:劳逸失当
以《素问·热论》的内容为依据,暑病汗出在治疗上应该注意()
A:益气解暑
B:清利湿热
C:利小便
D:不可止汗
E:不可发表
复发的诱因包括()
A:重感外邪
B:饮食不和
C:劳累过度
D:情志不遂
E:药物失当
槐花散的主治是()
A:瘀阻胞宫证
B:疟母,癜瘕
C: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D: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E: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
人的面部肤色一生不变之色即为常色。
据《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的病症是()
A:头项痛、腰脊强
B:口燥舌干而渴
C:身热目疼而鼻干
D:烦满而囊缩
E:胸胁痛而耳聋
练功疗法贯彻的原则是()
A:内外兼治
B:动静结合
C:医患协作
D:筋骨并重
E:主、被动交替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西医治疗,下列可选用()
A:敏感抗生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抗雄性激素
D:50%硫酸镁溶液
E:X线照射
不属正常舌象的是()
A:舌质淡红
B:舌体柔软
C:舌体灵活
D:舌体胖嫩
E:舌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