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

下面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感中的()。
A:爱学校
B:爱学生
C:爱职业
D:爱集体
以下我国古人的()这句话说明的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A:“有教无类”
B:“劳心者治人”
C:“建国君民,教学优先”
D:“学而优则仕”

王老师是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任某专业讲师的职务。由于受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所处社会地位与个人知识修养的作用,王老师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王老师学术上大胆创新,工作上积极进取,并希望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向上发展的空间。由于学校注重科研,王老师就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科研上,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多,结果王老师在科研上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期学生的教学评定却不佳,对此,王老师心情很是不好。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教育目的功能有()
A: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B: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
C: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D:对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大学老师的任务主要有()
A:教书育人
B:从事科研工作
C:进行国际交流
D:为社会服务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高校科研的作用是什么()
A: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
B: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C:学校升格的保证
D:评定职称的基础
E: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一体化改革的国家主要是()。
A:日本
B:德国
C:瑞典
D:美国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能把老师所讲述的原则和规范真正理解并变为自己的认识,这说明处于的品德形成阶段是()。
A:服从
B:认同
C:行动
D:内化
对节操道德品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始终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能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事业和个人利益
C:能以高尚的道德姿态为教育事业服务
D:始终坚信并完全保持住社会公认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的()。
A:京师同文馆
B:天津西学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清华大学
下列关于正义和公正的区别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公正往往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原则、规则去行为,而正义用来陈述人类追求的善和幸福
B:公正与正义既不是种属关系也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C:正义一般表示价值及其原则本身,而公正则表示根据价值及其原则来做人做事
D:两者的语言习惯的用语也存在差别
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学者系统地分析了教师应具有的道德人格和职业品质。韦伯和卡塔斯归纳总结了25项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以下哪个不被这些品质包括()。
A:整洁
B:细心
C:勤奋
D:健康
关于教师职业幸福,理解正确的是()。
A:具有合作与共享性
B:具有超越性
C:具有竞争性特点
D:具有个人利益局限性
为替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国际组织有时采用的概念有()。
A:中学后教育和成人教育
B:第三级教育和中学后教育
C: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D: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
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两难”、“多难”选择,反映了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
A:不同价值的冲突
B:不同义务的冲突
C:不同角色的冲突
D:主观与客观的冲突
教育目的,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实践中,教育经费普遍短缺,教师工资长期反复地被拖欠,学校周边环境日益恶劣,学校乱收费屡禁不绝,家长教养不当,学生不断流失,童工、童商等快速增多。以上在教育领域内出现的社会现象,都是教育法规明令禁止的,但却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说明我们没有()。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关于人格发展理论,下面()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理论。
A: 荣格
B: 卡特尔
C: 罗杰斯
D: 罗特
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A:发展法
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
对学习材料进行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写摘要的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中包括()。
A:准备律
B:应用律
C:效果律
D:失用律
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培养专科及专科以上专门人才,大学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
法国高校的办学体制特征是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学习策略、情感和动作技能。
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班集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作为一种备受社会敬重的职业,其道德行为直接对全社会产生示范作用。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分段以及学生人学年龄、修业年限的(),它体现了统一性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至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至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