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简述德育方法的概念
注意的范围是指()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根据任务的要求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学校对()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A:不听话
B:有疾病
C:身体有缺陷
D:有不良行为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
A:职业技术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社会教育法
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该论述体现了()的观点。
A:教育的无目的论
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我国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教书育人
C:科研
D:解惑
情绪、情感是在人的哪种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有充分的反应
A:《中庸》
B:《大学》
C:《孟子》
D:《论语》
根据法律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体罚学生权
D:评定学生权
E:获取报酬权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为人格的()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简述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
A:学前教育
B:终身教育
C:继续教育
D:校本教师培训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
A:培根,夸美纽斯
B:夸美纽斯,赫尔巴特
C:培根,康德
D:杜威,卢梭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
B:教师公正
C:教师义务
D:教师荣誉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
A:专门职业
B:职业
C:技术
D:行业
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国家机关、学校、家长的责任,与其他组织、个人关系不大。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双边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叫()。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自然学法
下列有关情绪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某些认知策略如“忽视”,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
B:抑制快乐表情行为可以增加快乐感受
C: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情绪信号对孩子的情绪调节有较大作用
D: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称作情绪智力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和()的总合。
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班会
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有其产品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为人师表包含着丰富的涵义,高校教师的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上。
A:师德
B:师容
C:师言
D:师形
E:师行
《义务教育法》规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