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当前首选的化疗药为()
A:白消安
B:羟基脲
C:干扰素
D:白三烯
E:马利兰
对诊断胰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验项目是()
转移性肝癌时明显增高且阳性率达90%的检验项目是()
A: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B:血清甲胎蛋白(AFP)
C:血清癌抗原125(CA125)
D:D.血清癌胚抗原(CE
E: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
生化汤重用全当为君,意在().
A:养血补肝
B:养血滋燥
C:养血润肠
D:化瘀生新
E:和血止痛
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血证的腧穴是()。
常用于治疗阴痒、阴痛、痈疡的腧穴是()。
A:神门
B:少海
C:通里
D:阴郄
E:少府
不属于
阻塞性肺气肿体征的是()。
A:桶状胸
B:触觉语颤增强
C: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
D: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
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和()。
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的是()。
A:中药技术人才
B:中医从业人员
C:中医医疗机构
D:中医药教育机构
E:中医药科研机构
患者,女性,65岁,身体较胖,胸闷胸痛,气短痰多,肢体沉重,纳呆恶心,舌苔浊腻,脉滑。治疗方法应选()。
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B:通阳泄浊,豁痰开痹
C: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D: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E: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患儿,男,8岁。感冒后期,低热不退,夜间发热汗出,体质消瘦。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赤芍
B:牡丹皮
C:地骨皮
D:生地黄
E:黄柏
下列各项中,属于下焦病证主要表现的是()。
A:面红目赤
B:便溏
C:手足蠕动
D:蒸蒸汗出
E:脘腹胀满
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最可能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狼疮性肾炎
D:肾病综合征
E:肾盂肾炎
某心脏病患者轻度活动时即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心功能应属()
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正常
巅顶痛者多属()。
A:阳明经头痛
B:少阳经头痛
C:太阳经头痛
D:厥阴经头痛
E:太阴经头痛
伤寒的治疗首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甲硝唑
D:环丙沙星
E:庆大霉素
下述哪项不是小儿的生理特点()。
A:脏腑娇嫩
B:形气未充
C:生机蓬勃
D:发育迅速
E:病证易虚易实
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针刺者,属于().
A:心脉痹阻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上炎证
D:痰蒙清窍证
E:瘀阻脑络证
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的表现是( )
A:发热,微恶风寒
B:舌边尖红
C:脉数有力
D:恶热,舌红,苔黄
E:脉浮数
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时,提示出血量超过()
A:500ml
B:600ml
C:800ml
D:1000ml
E:1200ml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B:其性凝滞,易伤阳气
C: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D:其性炎上,耗气伤津
E:其性升散,耗气伤津
刺蒺藜除平肝疏肝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生牡蛎除平肝潜阳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软坚
B:纳气
C:利尿
D:凉血
E:明目
可出现高度脾大的是()。
A:伤寒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败血症
E:骨髓纤维化
下列各项,属导致女性不孕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输卵管炎症
B:子宫肌瘤
C:阴道炎
D:宫颈息肉
E:子宫畸形
基因工程的伦理原则中
不正确
的是()。
A:集中用于疾病的治疗,而不是用于"优生"
B:知情同意或知情选择
C:保护基因隐私和反对基因歧视
D:利用基因进行胚胎克隆
E:努力促进人人平等、民族和睦和国际和平
小肠以下部位出血,大便通常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鲜红色血便
B:暗红色血便
C:柏油便
D:洗肉水样便
E:脓血便
原方为蜜丸噙化的方剂是()。
原方需去滓再煎的方剂是()。
A:大定风珠
B:咳血方
C:苏合香丸
D:地黄饮子
E:小柴胡汤
山豆根的功效是()。
A:利咽消肿
B:利湿
C:利尿
D:消痈
E:止痢
下列哪种情况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临床上应予以积极治疗()。
A:慢性心肌缺血
B: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C:肺部感染
D:急性心肌炎症或梗死
E:心功能不全者
患者胸闷痛气短,遇寒加重,心悸,汗出,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A:乌头赤石脂丸
B:血府逐瘀汤
C:冠心苏合丸
D:参附汤
E:右归饮
桔梗与贝母均能够治疗的病证是()。
A:肠痈
B:乳痈
C:疮痈
D:肺痈
E:瘰疬
“水火之宅”是指()。
“生痰之源”是指()。
A:脾
B:胃
C:肾
D:肝
E:肺
吴茱萸汤的功用是()。
太建中汤的功用是()。
A:温中补虚,理气健脾
B: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C:温中散寒,降逆止痛
D: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E: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首页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