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男,30岁,乏力、纳差10余天,查体:无明显黄疸,肝右肋下1cm,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血清ALT120u/L,2个月前因溃疡病出血,输血1000ml,术后恢复顺利。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进一步明确病原,应首先考虑检查()
A:抗-HAV-IgM
B:抗-HEV
C:HAV-RNA
D:HCV-RNA
E:HEV-RNA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例首先考虑()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抗-HCV阴性,HBV-M阴性。抗-HCV阴性最可能的解释是()
A:上述诊断有误
B:抗-HCV出现早,消失快
C:抗-HCV出现迟,目前尚未出现
D: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E:可排除丙型肝炎

患儿,男,3岁,因发热一周后出现左下肢瘫痪一天就诊,查体左下肢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不伴有感觉障碍。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
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C:地巴唑舒张血管,兴奋脊髓
D:加兰他敏有抗胆碱酯酶
E:中药治疗
下列哪些是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
A:发热
B:全身毒血症状
C:皮疹
D:出血
E:少尿
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鼓肠、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E:发热
男性,20岁,农民,因高热伴头痛腰痛3天,无尿2天,于12月入院。查体:体温39.6℃,血压75/45mmHg,神清,颈软,结膜充血,软腭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目前病人不适宜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A:抗病毒治疗
B:抗休克治疗
C:庆大霉素防治感染
D:血液透析
E:预防DIC治疗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
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为___小时,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为___小时。

患者,男性,32岁,主因不规则发热,乏力,关节痛一年余入院,曾明确诊断为布氏杆菌病未规律治疗,为低热,肩、膝、髋关节有固定的反复发作的持续性钝痛伴周围肌肉痛,乏力失眠,常有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血象:白细胞9×10/L,淋巴细胞0.5×109/L,PCR检查布氏杆菌DNA阳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如诊断成立,该病急性期有何临床表现?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如诊断成立,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 )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
C:侵袭力较弱
D:对热、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对干燥、寒冷的抵抗力较强
E:产生内毒素
关于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急性期是体液、细胞免疫的表现
B:慢性期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
C:血吸虫病后可获得完全免疫力
D:虫卵肉芽肿属假结核性
E:存在伴随免疫
用于传染病病原治疗的药剂有哪几类,并分别举例说明。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有( )
A:原发病灶以泌尿生殖道、胆道、肠道多见
B:可有高热,亦可体温不升
C:迁徙性病灶少见,而相对缓脉、双峰热相对较多见
D:可有DIC和感染性休克
E:易出现猩红热样皮疹
女,45岁,因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半月,伴恶心,时有呕吐,半月前曾有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流性食管炎
B:胃癌转移
C:食道癌
D:念珠菌食管炎
E:冠心病
全国疟疾日定在哪一天().
A:3月5日
B:4月25日
C:4月26日
D:5月5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
A:不规则发热、伴畏寒,热程数日至数周不等
B:浅表淋巴结肿大、压痛
C:咽部充血水肿、疼痛
D:肝脾肿大
E:可出现皮肤斑疹、丘疹,皮肤出血点或猩红热样皮疹
有关狂犬病的免疫学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注射狂犬疫苗后,血清中可检测到中和抗体
B: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C:血清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D:脑脊液中和抗体有助于诊断
E:血清中检测到中和抗体可确定诊断
4岁男孩,病程半月,先低热6天,3天后出现左侧肢体运动障碍。查体,左下肢膝腱反射消失,肌力Ⅲ级。脑脊液生化常规蛋白阳性,细胞数为12个,诊断应考虑()
A: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脊髓灰质炎
E:吉兰-巴雷综合征
有关下列资料对传染病的诊断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早期诊断中占首要地位
B: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如粪尿常规检查对传染病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C: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原体核酸的灵敏度高,只要阴性就可排除传染病
D:特异性抗原检测往往较抗体检测更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E: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依赖于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人食用患疯牛病的牛肉可导致下列哪种疾病( )
A:库鲁病
B:克-雅病
C: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D:新变异型克-雅病
E:杰茨曼-斯脱司勒-史茵克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输液宜_______、_______、_______,输液量视______而定,输液过程中宜注意有无________出现。
蛲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腹泻腹痛
B:便秘
C:尿道刺激征
D:肛周和会阴部瘙痒
E:睡眠不安、夜惊、烦躁、磨牙
患者,男性,20岁,持续发热半个月,体温37~40℃,晚上为甚,早晨正常,稍畏寒,无寒战,间有腹痛,大便稀,2~3次/天,无脓血,精神、食欲尚可。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出现胸痛、咳嗽、痰不多,无明显呼吸困难,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处理()
A:追问病史
B:痰检查
C:给予抗生素
D:给予止咳祛痰药
E:胸部X线摄片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患者告知,起病前1个月曾到洞庭湖区。查体:肝剑突下4cm,轻度触痛,脾脏侧位可及。血象:Hb120g/L,WBC18×109/1,中性50%,淋巴30%,嗜酸20%。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进一步检查是()
A:腹部超声
B:肝功能
C:粪便血吸虫卵检查
D:环卵沉淀试验
E:间接血凝试验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此患者发热的原因可能的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结核
C:伤寒
D:肝脓肿
E:病毒性肝炎
潜伏性感染见于下列疾病,除外()
A:结核病
B:白喉
C:疟疾
D:单纯疱疹
E:带状疱疹
血吸虫生活史的中间宿主是()
A:患牛
B:患者
C:钉螺
D:蚊虫
E:啮齿类动物
解除伤寒患者隔离应采取何种培养( )
已用氯霉素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患者应采取何种培养为优( )
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何种培养( )
伤寒患者入院时常规培养应是( )
A:骨髓培养
B:血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胆汁培养
患者男,30岁,因“发热、干咳、胸闷伴腹泻1个月”来诊。近半年体重下降20~30kg。查体:T39℃,R40次/min;口唇发绀,口腔黏膜可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140次/min,律齐;腹部未见异常。血常规:Hb90g/L,WBC3.59×109/L,N0.90,L0.08,PLT120×109/L。血气分析:pH7.45,PO240mmHg,PCO220mmHg,HCO3-20mmol/L。肺部并发症治疗好转后,停止预防性用药的指征是()
A:CD4+T淋巴细胞>350/μl
B:CD4+T淋巴细胞>200/μl并持续≥6个月
C:临床症状消失时
D:原发病开始治疗时
E: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
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包括()
A:初期
B:发热期
C:极期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____型流感易形成大流行。
男,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 )
A:高热期
B:寒战发热期
C:大汗期
D:抽搐、昏迷期
E:间歇期
患者男,48岁,农民,因“发热5d,尿量减少并牙龈出血1d”于11月4日来诊。14d前可疑被“草蜱”咬伤右踝关节,局部红肿、发痒,外用激素涂抹;11d前曾清理和清洗被老鼠污染的衣物;5d前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等症状;1d前尿量减少,牙龈出血。查体:T39.5℃;相对缓脉。此时应该给予的治疗是(提示下午3时49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少量便血。)()
A:物理降温
B:药物降温
C: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D:利尿
E:输血
F:可给予胃肠营养
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