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Frank导联中X导联电极的部位()。
A:正极置于左腿,负极置于头颈部
B:正极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负极置于右腋中线第5肋间
C:正极置于前正中线与X轴同一水平,负极置于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D:位于A、E之间与X轴和Y轴各构成45°角
E:正极置于头颈部,负极置于左腿
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B: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C: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
E: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突然P波下传受阻,QRS波群脱落
B:下传的PR间期恒定
C: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
D:听诊可发现有间歇性心搏脱漏
E:常见的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风湿热等
关于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可使PR间期延长
B:可引起窦性心率减慢
C:对QRS波群无影响
D:QT间期可正常或轻度延长
E:中毒时可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图3-3-6所示,应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早期复极综合征
C:急性心包炎
D:心肌缺血
E: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
A:PR间期恒定,QRS波群突然脱落
B:PR间期逐渐延长,QRS波群脱落
C:长RR间距<2倍短RR间距
D: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一次长的间距
E:长间距后第1个RR间距大于长间距前的RR间距
Vieussens环是指()。
A: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
B: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旋支
C: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的动脉环
D:回旋支发出的左室后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
E:前降支发出的右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后降支
按照国家医疗仪器设备分类标准的规定,多导联心电图机是指()。
A:2导联以上
B:3导联以上
C:6导联以上
D:12导联
E:18导联
患者男性,26岁,无发热、胸痛及晕厥病史,体检查心电图如图3-19-1所示,结合患者的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变异型心绞痛
C:早期复极
D:Brugada综合征
E:心肌梗死超急性期
关于J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A:J波是指紧接U波之后的一个小波,提示将发生窦性心律失常
B: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小波,可见于早期复极、心肌缺血、心室除极延迟或低温
C:J波是指紧接P波之后的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交界性期前收缩
D:J波是指紧接QRS波群之后一个平段,高J波提示将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E:J波是指紧接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高J波提示将发生心房颤动
梯形图中AV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黑圆点在A-V行中代表()。
A:激动起源点在心室
B:激动起源点在心房
C:激动起源点在窦房结
D:室内差异性传导
E:激动起源点在房室交界区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心电图如图3-15-3所示,应诊断为()。
A:左心室肥大
B: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预激综合征
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延长
关于胺碘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心率无影响
B:可引起QT间期延长
C:可出现QRS波群增宽
D:可出现T波低平或呈双峰状
E:可出现U波增高
房结区和结希区属于()。
A:慢反应自律细胞
B:慢反应非自律细胞
C:快反应自律细胞
D: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E:P细胞
不符合室间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的是()。
A: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双心室肥大
D:V
5
、V
6
导联出现深的Q波
E:常出现左束支阻滞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常规加做的导联是()。
A:aVL、V
4
~V
6
B:V
3R
~V
5R
、V
1
~V
3
C:V
3R
~V
5R
、V
7
~V
9
D:V
1
~V
3
E:V
4
~V
6
患者女性,55岁。临床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电图如图4-2-4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
不正确
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左心房异常
C:室性期前收缩
D: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阻滞
E:室性融合波
患者男性,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
1
~V
3
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睦线,未见坏死性Q波。该类型患者最佳的溶栓时间是()。
A:6~1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关于rS型右心室肥大心电图特征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常见于肺心病
B:V
1
~V
6
导联均表现为rS型,不会出现QS型
C: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D:可出现"肺型P波"
E: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V
5
~V
6
导联ST段下斜型下移0.1mV提示()。
A:高侧壁心肌缺血
B:下壁心肌缺血
C:前侧壁心肌缺血
D:ST段正常
E:下壁心肌损伤
右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大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室内差异性传导
C:3相束支阻滞
D:室性期前收缩
E:4相束支阻滞
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患者男性,55岁。近1周内频发胸痛,与活动无关,含硝酸甘油3分钟后缓解。该患者不适合进行的检查是()。
A:常规心电图
B:动态心电图
C:心电向量图
D:运动负荷试验
E:超声心动图
关于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B:PR间期<0.12s
C:PJ间期延长
D:大多有继发性ST-T改变
E:QRS波群增宽≥0.12s
心肌桥是指()。
A:舒张期局部肌小梁消失
B: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C:室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
D: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
E:冠状动脉一部分行走于心外膜心肌下方
关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
A:P波振幅减小或消失
B:PR间期缩短
C:QRS波群增宽,尤其是终末部分增宽
D:T波高尖
E:ST段下移或抬高
分隔心脏左、右心室的解剖结构是()。
A:房间隔
B:膈肌
C:三尖瓣环
D:二尖瓣环
E:室间隔
关于Frank正交导联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采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导联
B:X导联正极在右腋中线第5肋间,负极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
C:Y导联正极在左腿,负极在头颈部(左后颈)
D:Z导联正极在前正中线与X轴同一水平,负极在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E:X、Y、Z三个导联分别显示左右、上下、前后三个轴上的心电图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