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根据是()
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
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
E:血细胞的多少
在以上测血糖的方法中,特异性差,20世纪70年代已被淘汰的是()
A:氧化亚铜法
B:邻甲苯胺法
C:葡萄糖氧化酶法
D:己糖激酶法
E:葡萄糖脱氢酶法
关于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积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血糖
B: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略有上升
C:渗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明显减低(<3.33mmol/L)
D:漏出液、渗出液的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血糖
E:恶性肿瘤积液中糖含量明显增高
IL-2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CD4+T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肾小管内皮细胞
孕前致畸检查不包含的病原是()
A:RUV
B:TOX
C:CMV
D:EBV
E:HSV
正常精液中前列腺液约占()
A:10%
B:20%
C:30%
D:40%
E:50%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脓细胞
正常成人HbA的构成主要是()
A:α2β2
B:α2δ2
C:α2γ2
D:ζ2ε2
E:ζ2γ2
ANA主要存在于()
A:尿液
B:关节滑膜液
C:组织液
D:血清
E:胸水
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实验是()
A:抗人球蛋白实验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
D:酸溶血实验
E:骨髓铁染色
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最常见于()
A:肺癌
B:胃癌
C:胰腺癌
D:卵巢癌
E:肝癌
活化补体经典途径时,具有识别功能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1q
C:C1r
D:C1s
E:C3
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
检测吞噬细胞移动功能()
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A:NBT还原试验
B:炭粒廓清实验
C:溶酶体活性测定
D:促凝血活性测定
E:滤膜小室法
临床上成人最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是()
A:胸骨
B:肋骨
C:髂骨
D:胫骨
E:颅骨
HIV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DNA
B:双股DNA
C:单正股RNA
D:双正股RNA
E:双负股RNA
可致对甲苯磺酸法检查尿本周蛋白出现假阳性的最低球蛋白浓度为()
A:>5g/L
B:>10g/L
C:>15g/L
D:>20g/L
E:>25g/L
骨骼肌中所含CK同工酶()
A:主要含CK-MM,不含CK-MB,仅有少量CK-BB
B:主要含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C:主要含CK-M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BB
D:主要含CK-MB,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M
E:主要含CK-BB,不含CK-MB,仅有少量CK-MM
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
A:<2.8mmol/L
B:<3.0mmol/L
C:<3.2mmol/L
D:<3.4mmol/L
E:<3.8mmol/L
瑞氏染液中碱性染料是()
A:苏木素
B:伊红
C:乙醇
D:甲醇
E:亚甲蓝
列叙述错误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始细胞内一定有Auer小体
B: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呈现缗钱状
C:类白血病反应NAP增高
D:恶性淋巴瘤可以合并溶血性贫血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易合并绿色瘤
下列关于新生儿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40%~60%
B:蛛网膜细胞所占比例其次,占30%
C:单核细胞所占比例最大,占50%~90%
D: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为10%~15%
E: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为7:3
不符合标准菌株的条件为()
A:具有该种细菌的典型的生物学性状
B:具有该种细菌的典型的生化反应及抗原构造
C: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均以此为依据
D: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E:从病人体内直接分离出的致病菌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关于血小板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错误的是()
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表示血小板计数的平均体积
B:当血小板体积分布图呈多峰型时,提示血小板大小不规则
C:仪器所报告的血小板数为体积在3~30fl大小的血小板数量
D:血小板计数结果与MPV呈正相关关系
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肾最主要的功能是()
A:排出酮体
B:排H+保Na+
C:重吸收HCO-3以维持血HCO-3水平
D:排除气化酸
E:排出铵盐
反映肝纤维化的酶主要为()
A:AST
B:γ-GT
C:ALT
D:MAO
E:ALP
在一级消除动力学范围内,按固定剂量和间隔时间多剂用药,要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需要几个半衰期()
A:1
B:2
C:3
D:4
E:6
近端着丝染色体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
A:单方易位
B:衔接易位
C:罗伯逊易位
D:复杂易位
E:转位
0.2~0.5ppm氯进行饮水消毒的机制是()
A:氧化作用
B:烷化作用
C:损伤胞膜
D:干扰代谢
E:灭活酶类
以下几种反应类型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A:沉淀反应
B:直接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反应
D:间接血凝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