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地质录井技能

沉积凹陷内的次级同生断层常呈弧形向生油凹陷阶梯状下掉,断面方向()。
A:背向油气运移聚集的最有利部位
B:朝向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部位
C:朝向油气运移聚集的最差部位
D:与油气运移聚集方向无关。
起钻或下钻中每()柱钻杆或1柱钻铤核对一次钻井液灌入或返出量。
A:1~3
B:15~20
C:3~5
D:30~60
标准层通常指三类标准层()。
泥浆罐液位监测报警仪主要用来()。
A:对泥浆罐液位进行监测
B:发现溢流
C:控制溢流
D:发现井漏异常显示
E:控制井漏异常显示
逆牵引背斜构造核部的储层往往具有()的特点。
某井于5月10日10:30钻至井深3650m停泵起钻,岩屑迟到时间为60分钟,5月11日10:00下钻到底开泵循环,10:30发现油气显示10:35达到高峰,槽面上涨2cm,10:40落峰,计算油气上窜速度约为()。(油层深度3620m)。
A:70.480(m/h)
B:76.383(m/h)
C:78.510(m/h)
D:80.150(m/h)
尾管完成法多用于较深油气井,除具有射孔完成法的优点外,还可降低成本,但要求尾管与技术套管重复段长度不少于()。
由于抽汲压力的影响会使井底压力降低,而降低上提管柱的速度等措施只能减小抽汲压力,但不能消除抽汲压力。因此,需要给工作液密度附加一个安全值来抵消抽汲压力等因素对井底压力的影响。附加方式主要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溢流最主要的原因是:()、水泥浆失重及其他原因等。
A:钻井液密度降低
B:钻井液漏失
C:起钻时井内未灌满泥浆
D:过大的抽汲压力
E:地层压力掌握不准确
利用有机碳的分析结果可以评价()。
地化录井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拆卸热解炉防护罩和氢焰检测仪器盖板。
当听到或接到有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的警报后,首先应该辨别出()。
A:风向
B:逃跑路线
C: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点
D:风向标
在含油岩心的含水程度试验中,滴水后10分钟扩散,岩心表面余一部分水呈透镜状。据此判断该岩心含水定位()级。
A:Ⅰ
B:Ⅱ
C:Ⅲ
D:Ⅳ
司钻压井法在整个压井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压井()。
A:套压不变
B:立压不变
C:排量不变
D:排量改变
综合录井仪控制系统,漏电保护器的配置主要针对外部供电和内部用电设备一旦发生漏电立即切断供电,以保护综合录井仪和各用电设备不因此损坏。
()是将溢流压回储层,在确保井筒干净(或减少溢流量)的条件下,再采用正循环方式进行压井,达到恢复和重建井内压力平衡的目的的压井方法。
A:反循环压井法
B:正循环压井法
C:压回法
D:体积法
循环压耗是指泵送钻井液通过()等,经过环形空间上返到地面循环系统过程中,因摩擦所引起的压力损失,其数值上等于钻井液循环泵压。
A:地面高压管汇
B:地面高压管汇
C:方钻杆
D:井下钻柱
E:钻头喷嘴
在钻井现场一般最大关井压力不得超过()中的最小值。
A:井控装备的额定工作压力;
B: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
C:井口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
D:套管鞋下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
E:对于技术套管下到油气层顶部的井(不包括大宛齐浅油气井)或技术套管下深达到800m的井,最大关井压力不考虑套管鞋下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
根据河流和海洋作用的相对强弱,将三角洲分为()两种类型。
现场对地层承压能力试验常采用地面加回压的方式进行,如果有两个试验层(长裸眼),试验下面的地层能否达到要求时,则()地层可能试漏。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理论上ABC都不对
()提出的预测模型是应用岩石动、静弹性参数相互关系预测地层破裂压力,通过分析井壁岩石的应力和破裂条件,得出如下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式。
A:修斯一凯利
B:休伯特一威利斯
C:伊顿
D:黄荣樽教授
完井总结报告储集评价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领按规定正确穿(佩)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不准穿(佩)戴达到报废期限、影响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功能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测井期间()要坐岗观察钻井液出口,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值班干部。
A:录井联机员
B:司钻
C:附司钻
D:泥浆工
油层套管串自下而上的程序是()。
产生地层压力的主要因素为()和地层孔隙中的()。
关井是控制溢流的关键方法。溢流发生后,必须关闭防喷器,以()控制井口,阻止溢流进一步发展。
A:最好的方法
B:最好的封井器
C:二次井控
D:最快的速度
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溢流的特点,现场用压回法压井的配套措施()。
A:配置专用挤压装备
B:制定合理的压回法压井方案
C:提高技术人员的压井经验
D: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E:加深理论研究
下列选项中,那几项是岩心录井所必须的设备或工具()
A:石蜡
B:岩心盒
C:标签
D:棉纱
生产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0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以上,加重材料储备50t以上。
A:160m3
B:80m3
C:40.0m3
D:2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