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民族文化学

19世纪70年代,()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只剩300多人。
A:土家
B:赫哲
C:苗
D:布依
我国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1967年
B:1965年
C:1968年
有关于中国茶器演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铫即指茶炉,一般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
B:白瓷和青花瓷器逐渐成为茶盏主流是在瀹饮法普及之后
C:明朝初期,宜兴紫砂壶异军突起,很快开始盛行
D:紫砂壶若养护得当,日久之后,纵然注入清水,也会散发出幽淡茶香
民族识别
婚礼后()天内,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看望女方父母及亲属,女家及亲朋也要请吃和回赠礼物,以示祝福。
A:1~2
B:2~5
C:3~7
D:5~8
“左宗右社”的“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
就汉字纪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文字。
据统计,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后,广西各族人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7年的366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多万人。
A:150
B:50
C:200
D:100
舞蹈活动在这一盛大的热贡六月祭祀活动的宗教性节日中自始至终起着支撑的作用()。
A:聚餐
B:走亲访友
C:舞蹈
D:唱歌
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
A:个人
B:家族
C:阶级
D:国家
虔诚的穆斯林每天要面向沙特阿拉伯麦加方向进行几次礼拜?()
A:5次
B:3次
C:4次
D:6次
设道始于()代。
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主要有哪些?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的民族是()
A:回族
B:苗族
C:维吾尔族
D:彝族
民族精神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思想品格
B:价值取向
C:文化诉求
D:道德规范
《牡丹亭》的作者是()
A:元朝的王实甫
B:明朝的汤显祖
C:清朝的孔尚任
D:元朝的关汉卿
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A:自主、自立、自生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
D:自立、自养、自强
回族山区妇女爱穿什么鞋?()
A:皮鞋
B:凉鞋
C:绣花鞋
D:休闲鞋
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
A:叙事
B:抒情
C:说明
D:论说
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属于()。
A:风俗画
B:院体画
C:文人画
D:市井画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很有交至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中华民族的融合是在什么时间完成的?()
A:春秋
B:西周
C:东周
D:秦代
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A:官职有关
B:母系氏族有关
C:居地有关
D:历史事件有关
下面不是回族三大节日的是()。
A:开斋节
B:吉尔邦节
C:圣纪节
D:火把节
举例说明传统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
藏族小孩出生后,为其起名者多是()
A:活佛
B:孩子的妈妈
C:长者
D:孩子的舅舅
E:喇嘛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A:美与善的统一
B:情与理的统一
C:人与自然的统一
D:心与道的统一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察举制主要看什么()。
A:诗赋
B:绘画
C:音乐
D: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