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计划生育高级职称

关于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B: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发现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应在规定时限内同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生重大事故、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和药具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应逐级向上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生重大事故、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和药具严重的和新的不良反应,应同时逐级向上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国务院报告
E: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生重大事故、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应逐级向上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肺内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A:大气压与胸内压之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D:气体分压差
E:呼吸肌的舒缩
患者男性,47岁,胸闷症状。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关于药物流产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胎囊排出后3周仍有阴道出血,应就诊
B:药物可与广谱抗生素同时用
C:如突发大量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就诊
D:开始阴道出血后,应用专用便器排便,若有组织物排出,应去医院检查
E:药物流产后,应禁房事2周
有关噬菌体生物活性叙述错误的是()
A:个体微小
B:在光镜下可见
C:必须在活菌内寄生
D: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E: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女,32岁,药物抗早孕未见胎囊排出,3天后,突发下腹一侧剧痛及少量阴道出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下腹一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子宫稍大、软。最可能的诊断为()
A:人工流产综合征
B:不全流产
C:孕囊排出受阻于宫颈
D:异位妊娠
E:子宫穿孔
关于钩体的致病性错误的是()
A: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的家畜
B:致病物质有内毒素样物质、溶血素等
C:钩体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
D:可以引起钩体血症
E:病后可以获得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力
一女性,29岁,患有原发性癫痫疾病。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合理的安排为()
A:应暂缓结婚
B:应限制生育
C: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
D:不能结婚
E:不限制生育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属于()
A:多基因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连锁隐性遗传病
D:X连锁显性遗传病
E:非遗传性疾病
患者,女,42岁,右上腹绞痛3小时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未见黄染。辅助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6μmol/L,超声示胆总管结石。该患者的尿胆红素代谢检查可出现哪种改变()
A:胆红素阴性,尿胆原正常
B:胆红素阴性,尿胆原明显升高
C: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减少
D:胆红素阳性,尿胆原中度升高
E: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减少
女性,35岁,体重减轻3月,持续发热1个月,既往:3年前外伤后有输血史。否认不洁性生活史。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表面白色斑片,多处皮肤毛囊炎。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其感染途径最可能为()
A:性接触传播
B:静脉注射吸毒
C:输血
D:间接接触传播
E:母婴传播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其诊断首先考虑为()
A:上呼吸道感染
B:恶性肿瘤
C:鹅口疮
D:结核
E:艾滋病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实验室检查中可确认HIV感染的是()
A:HI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
B:HIV抗体检测蛋白印迹法
C:CD4细胞计数
D:CD8细胞计数
E:CD4/CD8细胞比值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目前症状分期为()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HIV感染
C:AIDS相关综合征
D:完全性AIDS
E:以上均不是
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术后,医生总是告诉妇女再来医院随访一次,主要目的是()
A:检查妇女流产后是否正常
B:指导落实妇女的避孕措施
C:对医护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D:医生科研需要收集资料
患者女性,32岁,育一胎,2岁,孩子健康。2个月前意外怀孕,行人工流产术,月经已来潮。入院咨询较安全可靠的长期避孕方式。

第1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口服短效避孕药正确的是()
A:长期服用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B:大于35岁吸烟妇女长期服用可导致卵巢功能早衰
C:产后不哺乳可立即服用
D:慢性胆囊炎可以服用
E:慢性盆腔炎可服用
F:作为供长期服用的药物,它是很安全的,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第2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可提供的方式包括()
A:安全期避孕
B:宫内节育器
C:紧急避孕
D:口服短效避孕药
E:阴茎套
F:事后避孕药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妈富隆的主要成分是()
A:炔雌醇+氯地孕酮
B:炔雌醇+甲地孕酮
C:炔雌醇+炔诺酮
D:炔雌醇+左炔诺孕明
E:炔雌醇+甲孕酮
F:炔雌醇+去氧孕烯

第4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她选择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机制是()
A:抑制排卵
B:使精子不易穿透宫颈粘液进入宫腔
C:阻止受精卵着床
D:杀精作用
E:抑制卵子发育
F: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和功能

第5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服药后17天,出现阴道点滴出血,无腹痛,无其他自觉症状。正确的止血处理包括哪些()
A:每晚增服半片避孕药至22天停药
B:密切观察随访
C:每晚增服炔雌醇0.01mg,与避孕药同时服至22天停药
D:分段诊刮术
E:立即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方式避孕
F:口服抗生素

第6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需注意的事项正确的是()
A:必须每天定时服用
B:连服22天停药7天,月经来潮可进入第二周期使用
C:停用口服避孕药后,最宜妊娠的时间为停药
D:2个月后不必每天服用,需要时服用即可
E:体重增加主要是雌激素引起,一般仅为短期现象
F:抗真菌药有对抗或降低避孕药效果的作用
若测定两个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可用亲缘系数。下列哪两个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错误的()
A:父子间亲缘系数为1/2
B:兄妹间亲缘系数为1/2
C:祖孙间的亲缘系数为1/4
D:叔侄间的亲缘系数为1/4
E:表兄妹的亲缘系数为1/4
对流免疫电泳属于()
A:凝集反应
B:沉淀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间接凝集反应
E:中和反应
炎性肉芽肿中主要炎细胞是()
A:浆细胞
B:肥大细胞
C:淋巴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与FA在血中结合而运输的物质是()
A:球蛋白
B:清蛋白
C:HDL
D:VLDL
E:CM
不符合小叶性肺炎临床特点的为()
A:多为混合感染
B:起病急或隐匿
C:多发生于青壮年
D:肺部体征不太明显
E:预后较差
下列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的碱基是()
A:尿嘧啶
B:腺嘌呤
C:胞嘧啶
D:鸟嘌呤
E:胸腺嘧啶
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血源、母婴
B:性接触、母婴、产道感染
C:性接触、医源、产道感染
D:性接触、呼吸道感染、共用餐具
女,35岁,继发性痛经并进行性加重3年,G2P0,分别于5年前、3年前各行人工流产1次。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发育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活动度不良,子宫骶韧带有触痛结节。下列最有助于协助诊断本病的检查为()
A:B型超声
B:抗卵巢抗体
C: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D:肿瘤标记物
E:阴道后穹隆穿刺术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
A:表浅凹陷型
B:表浅隆起型
C:表浅平坦型
D:隆起型
E:凹陷型
预防羊水栓塞,哪项是正确的()
A: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子宫收缩过强的经产妇
B:人工破膜时应避开子宫收缩
C:中期引产钳刮术应先注射缩宫素后破水再钳刮
D:宫缩过程,不应给予减弱子宫收缩的药物
E:中期妊娠羊膜腔穿刺引产术也可能发生羊水栓塞
嘧啶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对的是()
A:尿酸
B:尿苷
C:尿素
D:α-丙氨酸
E:氨、二氧化碳和β-丙氨酸
某女,22岁,于2月前行人工流产术清除少量葡萄粒样物,术后病理回报为葡萄胎,现选用避孕方法为宜的是()
A:复方短效避孕药
B:普通IUD
C:男用避孕套
D:左炔诺孕酮IUD
E:自然避孕法
近年来逐渐取代钳刮术的是()
A:米非司酮+前列腺素引产
B:米非司酮+清宫术
C:利凡诺引产术
D:前列腺素引产
E:负压吸引术
患者女性,35岁,主因G1P0,孕39+6周,规律腹痛8小时入院。患者于6:00开始规律宫缩,于14:00入院,查体:宫高36cm,腹围101cm,LOA位,胎头入盆,宫缩30~40"/4~5’,强度(++)~(+++),胎心率140次/分,胎膜未破。骨盆外测量23cm-26cm-18cm-7.5cm;阴道检查:宫口开大5cm,先露S,宫颈前唇水肿,胎头水肿,颅骨重叠;双侧坐骨棘突,骶凹平坦,坐骨切迹<2指。产后3日,患者出现高热,头痛,体温40℃,血WBC18×109/L,GR0.85,下腹压痛,以宫底部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恶露臭,应考虑()
A: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B: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C:急性盆腔腹膜炎
D:弥漫性腹膜炎
E:败血症
F:脓毒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由以下哪项分化而来()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外胚层和中胚层
E:中胚层和内胚层
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局部疼痛
B:肿瘤迅速增大
C:瘤细胞出现明显异型性
D:所属淋巴结肿大
E:机体明显消瘦
关于正常骨产道,正确的是()
A:最短的前后径是中骨盆前后径
B:最短的横径是骨盆入口横径
C:中骨盆横径相当于两髋臼中心
D: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E:骨盆倾斜度正常值为70°
β转角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二个氨基酸残基常为()
A:缬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酸
D:脯氨酸
E:色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