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门窗检测)

某外窗玻璃为单玻试验变形检测结果如下表(受力杆件L=1500mm),求P1。
采用中空玻璃的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推拉窗的抗风压性能检侧,两端测定间距L=3500mm,下列主要受力杆件最大挠度不符合要求的是()
A:19.8mm
B:20.0mm
C:29.0mm
D:皆不符合
铝合金门窗的产品标准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数值0.3050的有效数字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为()。
A:0.3
B:0.31
C:0.30
平开旋转类铝合金外窗,主要包括()
A:上悬窗
B:下悬窗
C:平开下悬窗
D:立转窗
E:提拉窗
请回答气密性检测程序及数据处理过程,附加压顺序示意图。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时,试件安装正确的是()
A:被检试件为三件
B:安装后试件的外表面应位于距试件框热侧表面50mm处
C:试件与试件洞口周边之间的缝隙宜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条填塞
D:试件开启缝应采用透明塑料胶带双面密封
E:当试件面积小于试件洞口面积时,应使用与试件厚度相近且已知热导率值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堵
中空玻璃露点试验规定送检的样品尺寸为510mm*360mm。
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50%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而进行的检测为变形检测。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在测试时应去掉氧化膜,电泳涂漆型材应去掉复合膜,粉末喷涂型材去条涂层,氟碳喷涂型材去掉漆膜的韦氏硬度都应不小于()。
A:6.0HW
B:7.0HW
C:8.0HW
D:9.0HW
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一道密封应采用(),门窗用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宜采用()也可采用()。
建筑外窗进行三项物理性能检测时,对试件本身有何要求?
安装试件是,当试件面积小于试件洞口面积时应用与试件()相近,已知()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堵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两侧,表面粘贴适量的铜康铜热电偶,测量两表面的(),计算通过该板的()。
带副框的建筑门窗,其相连处采用()。
填充建筑外门、外窗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以及副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等隔声材料。
JG/T211—2007仅进行气密性现场检测时,宜在抗风压变形检测后进行检测。
副框固定后,洞口内外侧与副框槽口用水泥砂浆等抹平,当外侧抹灰时应用片材将抹灰层与门窗框临时隔开,其厚度为(),待外抹灰层硬化后,撤去片材,予留出宽度为()、深度为()的防雨水槽,待门窗固定后,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门窗外框边缘与副框间隙及防雨水槽处,密封宽度自窗框边缘至防雨水槽处。
玻璃露点试验试样与仪器表面接触时间6毫米原玻璃接触时间为4分钟。
门窗三性试验中预备加压的持续时间为()分钟。
A:3
B:5
C:8
D:10
在检测门窗水密性试验时,波动加压法的淋水量为()L/(m2·min) 
A:1
B:2
C:3
D:4
建筑外门、外窗采用带副框安装做法,可以(),有利于(),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门窗外框宜选择同一种材料,彩板门窗、钢塑共挤门窗均有配套的副框设计。没有相应配套副框的门窗可以选择则钢副框,在副框与门窗外框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有利于(),同时,应对钢副框做()。
右推拉门
现场气密性检测前,应测量()弧形窗,折线窗应按()从()用厚度不小于()的透明塑料膜覆盖整个窗范围并沿窗边框处密封,密封膜()。在室内侧的窗洞口上安装密封板,确认密封良好。
下列哪种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的抗风压性能检侧,在各分级指标中,其主要受力杆件允许挠度不应大于L/120()
A:单扇固定窗
B:采用中空玻璃的各种窗
C:采用夹层玻璃的各种窗
D:以上皆不包括。
遮阳系数越小,阻挡阳光()向室内辐射的性能()。
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五金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是指()
A:气密性
B:水密性
C:抗风压性
D:保温性
对金属门窗采取断桥技术措施,用其制作的门窗可改善其传热系数。普通铝合金窗(中空玻璃配置),传热系数K大于();断冷桥铝合金窗(中空玻璃配置),传热系数K在()以下,相当一部分可达到()以下。目前产品的行业标准在制定中,为鼓励新材料的应用,只提出对用其制作的外门、外窗的物理性能及使用功能不低于本规范的要求。
水密性能检测时,已进行波动加压法检测可不再进行稳定加压法检测
门窗传热系数测试热室温度应为20摄氏度,外环境温度25摄氏度。
中空玻璃的空气层厚度的最佳值在()之间;经测试,本配置(5+9+5)中空玻璃的PVC塑料窗,其传热系数K值在()以下;配置(5+9+5)中空玻璃的断桥铝合金窗,大部分产品其传热系数K值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