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工程测量工
在高斯投影中,椭球面上的角度投影到平面上后()。
A:保持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不一定
下列关于等高线,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等高线指的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C: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缓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E: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平缓
在水准测量中,用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来计算()。
A: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B: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系统中误差
C: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
D:以上都不是
子午线收敛角是过一点的()与真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A:磁北方向
B:坐标北方向
C:地图北方向
D:正南方向
某边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值为540m,平均值的中误差为0.05m,则该边长的相对误差为()。
A:0.0000925
B:1/10800
C:1/10000
D:1/500
点位方差与选择坐标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有显著影响
B:有一点影响
C:无关
D:以上都不对
定线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控制测量
B:条件点测量
C:条件点计算及整理
D:内业计算资料整理
一般较复杂的大中型工程,在()建立专用施工控制网。
A:勘测设计阶段
B:施工设计阶段
C:施工建设阶段
D:运营管理阶段
对于城市测绘,测量人员收集了地形、道路、水系、建筑物、管线等方面的信息。管理与处理这些测量资料与数据最好的方法是()。
A:建立数据库
B:绘制基础地形图
C:存档
D:数据共享
根据‚五定‛原则,变形监测应注意()。
A:实地勘踏,做好技术设计
B:确定施测精度指标
C:选用仪器设备应满足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D:变形监测点稳固可靠
E:随时进行观测
纵断面图
不包括
下面哪一项内容()。
A:直线与曲线
B:里程桩的里程
C:地面高程
D:测量员
高斯正形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愈近,长度变形()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没有规律
主视图应是表示产品信息量最多的视图,一般是产品的()等。
A:工作位置
B:加工位置
C:安装位置
D:ABC
下列各种特性中不是电子地图所具有的特性的是()。
A:无级缩放
B:高精度
C:无缝拼接
D:共享性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观测内容是()。
A: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斜
B:建筑物本身的倾斜与裂缝
C:位移和扭转
D:基础沉陷和扭转
下列各种方法中不是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实现图形简化的方法是()。
A:删除
B:夸大
C:合并
D:说明
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测出竖直角,再利用距离就可计算两点间的差。测量精度低,适用于山区高程测量。
A:经纬仪
B:水准仪
C:测距仪
D:罗盘仪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平面位置和高程
B:平面位置和角度
C:高程
D:高程和角度
投影带设立一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子午线为纵坐标x轴,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赤道线作为横坐标丁轴。为了避免负值的不方便,一般规定将中央子午线向西平移(),这样丁就总为正值。
A:500km
B:300km
C:100km
D:1000km
确定直线与()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A:标准方向
B:东西方向
C:水平方向
D:基准线方向
比例尺精度通常以人眼能分辨的最短距离为()。
A:0.lmm
B:0.15mm
C:0.2mm
D:0.5mm
水准面有无数个,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
A:大地水准面
B:测量平面
C:水平面
D:水准面
圆曲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
A:完全不相等
B:不完全相等
C:完全相等
D:按连接形式不同而不同
GPS网三维平差中,观测值改正数检验的目的是()。
A:判断基线向量中是否存在粗差
B:判断平差的基线向量随机模型是否存在误差
C:判断控制网是否超限
D:判断残差的存在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三个孔来建立坐标,三个孔尽可能()工件。
A:覆盖
B:偏离
C:单侧分布
D:排列
测量学是研究什么的()。
A: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B:天文观测、天体位置和测量及地球的形状
C:地球表面位置的科学
D:地下构造的科学
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之一是:视准轴与管水准轴()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不相交
下列关于全站仪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站仪的物镜不可对着阳光或其他强光源
B:全站仪在测线应远离变压器高压线等
C:全站仪应避免测线两侧及镜站后方有反光物体
D:一天当中,上午日出后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至半小时为最佳观测时间
水平角观测中的计算值包括()
A:半测回方向
B:一测回方向
C:归零方向数
D:2C值
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与建筑限差△的关系是()。
A:m=△
B:m=2△
C:m=△/2
D:m=△/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