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防爆电器检查工

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称隔爆型电气设备。
电缆必须悬挂,在立井井筒中,电缆应由()。
A:铁丝悬挂
B:铜丝悬挂
C:吊钩悬挂
D:夹子、卡箍等敷设
心肺复苏以前,应首先畅通呼吸道。
矿井供电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测定1次。
A:季
B:月
C:半年
D:年
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煤炭法
B: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C:安全生产法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
包扎的目的是止血,止痛,防止污染。
主芯线截面为35mm²的矿用橡套铜芯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为()。
A:138A
B:113A
C:173A
D:85A
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煤电钻,可不用综合保护装置。
电缆连接时,密封圈的宽度应不小于或等于电缆()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
A:芯线外径
B:外径
C:进线口内径
井下搬迁、检修电器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时方可验电。
A:1.5%
B:1.0%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的大小。
A:安全电流
B:工作电压
C:电网绝缘电阻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裸露导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A:平均
B:最短
C:最长
调度绞车使用时,电动机运转后,严禁两个刹车把手同时刹住。同时,也禁止两个刹车把手处于刹车位置时按启动按钮。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煤矿井下供电电压高压不应超过6kV。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为()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A:1.0%
B:1.2%
C:1.5%
油断路器经3次切断短路故障后,其绝缘油应加试1次耐压试验,并检查有无游离碳。
外壳接地的目的在于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三要素”是指()。
A:隔爆结合面的间隙
B:隔爆结合面上螺栓规格必须一致
C:隔爆结合面的有效长度
D: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
带电的电气设备、电缆及变压器油失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自救器根据构造和工作原理分为()和()两种。
在地面热补或冷补的橡套电缆()耐压试验,应为2倍额定电压加1kV,持续5min不被击穿为合格。
A:干燥
B:水浸
C:油浸
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A:0.3m
B:0.2m
C:0.1m
定期检查电缆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并按规定做()试验。
A:阶段性
B:现场
C:预防性
主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成。
失爆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不传爆性,如缺螺栓、弹簧垫圈、密封圈老化等。
机电设备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采区变电所硐室内的绝缘用具必须齐备、(),并定期作()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安全电流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