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危管防污

当港口不具备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条件时,海事部门可不予批准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进出港口或装卸作业。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①清舱; ②洗舱; ③油料供受; ④加装载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列()作业应记入油类记录簿。
A:燃油舱的压载或清洗
B:桶装润滑油的加注
C:机器处所舱底水的处理
D:专用压载舱内压载水的排放
《防污条例》第十二、十三、十四条对港口、码头、装卸站的防污染设施及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船舱压载水公约规定,对于使用泵入~排出方法交换压载水的船舱,泵入~排出()于每一压载水舱容积应视为达到标准。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集装箱装箱证明书》应在()由装箱检查员签署并送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申报。
A:危险货物装箱完毕,对装箱情况检查合格后
B:危险货物装箱前
C:危险货物装箱过程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
A:油类
B:酸液
C:碱液
D:含热废水
危险货物包件上的标志一般应不小于()。
A:100×100mm
B:150×150mm
C:250×250mm
D:300×300mm
下列属于隔离类的有()。
A:金属粉末
B:过氧化物
C:叠淡化物
D:四氯化碳
货物运输组件包括()。
A: 公路货车,铁路货车
B: 公路罐车,铁路罐车
C: 集装箱和可移动罐柜
D: 以上都包括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公约)的6个附则中与海运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有关的包括()。
A: 附则I——防止油污规则
B: 附则II——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C: 附则III——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D: 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E: 附则V——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F: 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
《MARPOL73/78公约》附则I是()。
A:防止油污规则
B: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C: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根据MARPOL73/78公约的规定,《油类记录簿》用完后应在船上保存()年。
A:1
B:2
C:3
D:无须保存
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说法正确的有()。
A:国家加强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B: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C:国家根据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需要,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D: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危险货物的包装,根据他们所具有的危险性程度分为()三类。
A: X、Y、Z
B: I、II、III
C: A、B、C
D: 1、2、3
公约规定,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年度检验在证书签发周年日()进行。
A:后3个月
B:前3个月
C:前/后3个月内
D:前/后5个月内
船舶发生较大溢油事故时,海事处执法人员应立即赶赴溢油事故现场,并组织采取控制与清除措施,待危防处执法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后再共同展开事故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托运人办理危险货物申报时,应在申报单中填写()。
A:应急措施
B:医疗急救方法
C:医疗急救指南表号
D:联系电话或其他通信方法
根据《MARPOL73/78公约》附则VI的规定,禁止船舶排放或限制排放的物质包括:()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压载水
D:硫氧化物
E:臭氧消耗物质
F: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①船员值班时的疏忽; ②船员过失行为; ③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 ④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过失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油轮专用压载舱的英文缩写是:()
A:COW
B:CBT
C:FOT
D:SBT
下列对一般隔离表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有()。
A:适用于常规积载的危险货物包件的隔离
B:9类危险货物之间隔离要求按隔离表进行
C:其中对爆炸品之间(危险性分类)的隔离不适用,爆炸品应按配装类分类和配装类之间的要求
D:爆炸品与其他危险货物的隔离适用于该隔离表
《防污条例》规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从事()接收作业,应当依法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A:船舶垃圾
B:残油
C:含油污水
D: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任何船舶及相关作业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和压载水、船舶垃圾及其它有害物质。从事哪些作业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接收处理能力?()
A:船舶污染物接收
B:废弃物接收
C:船舶垃圾接收
D:船舶清舱作业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瞒报、谎报事故的,()。 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
发现船舶及其有关水上交通事故、作业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报告和通报。
《国际危规》中“包件危险货物隔离表”适用于()。
A:常规形式积载的危险货物包件间的隔离。
B:货物运输组件内的危险货物的隔离。
C:常规的危险货物与货运组件中所装危险货物的隔离。
D:以上都是
根据《MARPOL73/78公约》附则I的规定,下列哪些区域属于特殊区域()。
A:红海
B:黑海
C:北极区域
D:南极区域
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是根据()决定的。
A:物质数量和类别
B:物质数量和区域
C:物质类别和区域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禁止船舶经过我国()转移危险货物。
A:沿海水域
B:内水、领海
C:管辖水域
D: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