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在职硕士
油画《田横五百士》、《奚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的作者是()。
A:吴昌硕
B:徐悲鸿
C:黄宾虹
D:李可染
中国戏剧家曹禺自称在其名剧()中受到了《琼斯皇帝》对鼓声运用的启发。
A:《雷雨》
B:《原野》
C:《日出》
D:《北京人》
《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曲作者傅庚辰还创作有()。
A:《新疆好》
B:《雷锋,我们的战友》
C:《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D:《我们走在大路上》
以下戏剧中,()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代表作。
A:《悭吝人》
B:《鸟》
C:《奥德赛》
D:《俄狄浦斯王》
世界最早的瓷器发明在()完成。
A:浙江
B:江苏
C:河北
D:安徽
《生日晚会》是()的代表作。
A:尤金·尤奈斯库
B:贝克特
C:品特
D:热奈
半坡型、庙底沟型的彩陶属于()文化。
A:仰韶
B:马家窑
C:辛店
D:齐家
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相比一向是“涨快跌慢”,原因之一是我国成品油调价依据三地原油价格变动超过4%这个边界条件。比如,从100美元一桶涨到104美元时,我们就跟着涨价;但是,从104美元回调4%再降价,则要等价格回落到99.84美元。两个条件实际上以下哪项陈述最好地指出了上述论证的缺陷()
A:上述论证没能说明,国内油价不合理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B:上述论证没能说明,国内油价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垄断。
C:上述论证没能说明,以4%为边界条件,则油价越高,国内反应越迟钝。
D:上述论证没有从相同的价格基点出发进行比较,如果涨价的基点是100美元,对降价的条件分析也应该以100美元为基点。
早期文艺复兴的三大音乐流派有()。
A:布艮第乐派
B:佛兰德乐派
C:罗马乐派
D:法国乐派
清商乐是()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
A:南北朝
B:宋朝
C:汉朝
D:唐朝
广播、电视共有的艺术要素是()。
A:画面
B:声音
C:音乐
D:音响
宋代两大民窑()。
A:哥窑、龙泉窑
B:汝窑、定窑
C:定窑、建窑
D:磁州窑、吉州窑
出生于中国上海的英国舞蹈演员()在1956年被封为“女爵士”。
A:玛戈•芳婷
B:海蒂
C:乌兰诺娃
D:玛丽•塔里奥妮
下面罪名涉及的犯罪行为中,只有()告诉才处理。
A:诽谤罪
B:非法拘禁罪
C:拐骗儿童罪
D:强迫职工劳动罪
()是张艺谋的第一部纪实片。
A:《秋菊打官司》
B:《红高粱》
C:《黄土地》
D:《菊豆》
家具设计其()效用是首要的。
A:功能
B:陈设
C:审美
D:装饰
中国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一词的是()。
A:陈之佛
B:庞薰采
C:蔡元培
D:俞剑华
()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北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
A:弦索调
B:梆子腔
C:弋阳腔
D:昆腔
下列
不属于
歌剧的是()。
A:《红色娘子军》
B:《白毛女》
C:《洪湖赤卫队》
D:《长恨歌》
郭暧是晋剧剧目()的主角。
A:《样林嫂》
B:《软玉屏》
C:《打金枝》
D:《刘巧儿》
对于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提议,很多网友心存疑虑,认为让本应退休的老年人继续留在职位上,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加重年轻人求职难的问题。专家对此解释说:晚退休人群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强地质疑了专家的解释()
A:延迟退休年龄会遭到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们的反对。
B:只有通过剌激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失业率。
C:养老金缺口源于我国的养老制度设计不合理。
D:专家的解释基于在职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明显高于退休的同龄人这一未经证实的假定。
初唐时期中原风格人物画的代表人物是()。
A:李思
B:王维
C:尉迟乙僧
D:阎立本
山水画《游春图》是我国()代的绘画。
A:唐
B:宋
C:隋
D:明
明传奇()写的是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的恋爱故事。
A:《红梅记》
B:《玉簪记》
C:《目连救母劝善记》
D:《邯郸记》
《美学》是()的著作。
A:歌德
B:狄德罗
C:黑格尔
D:雨果
《八部半》的导演是()。
A:英格玛·伯格曼
B:安东尼奥尼
C:费里尼
D:施隆多夫
一家剧院计划在秋季的7周内上演7个剧目,它们是F、G.、J、K、O、R、S。每周上演一个剧目,每个剧目恰好演出一周。剧目的安排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G必须在第三周上演。 (2)O和S不能连续演出。 (3)K必须安排在J和S之前上演。 (4)F和J必须安排在连续的两周中演出。 如果O恰好被安排在J之前的那一周,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把F安排在O之前
B:K被安排在G之前的某一周
C:R被安排在第一周或第二周
D:S恰好安排在K之后的那一周
“十二木卡姆”属于()。
A:维吾尔族
B:侗族
C:彝族
D:苗族
1585年左右,卡拉齐兄弟在()创建了欧洲最初的美术学院。
A:威尼斯
B:罗马
C:波伦亚
D:巴黎
1984年的()是中国“第五代”电影标志性的作品。
A:《秋菊打官司》
B:《红高粱》
C:《黄土地》
D:《菊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