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法基础知识

某县统计局劳动工资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邮电局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报表期满后,县邮电局也未向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报表。县邮电局的行为()。
A: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
D: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应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听证的处罚措施是()。
A:警告
B:较大数额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罚款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不仅要独立行使职权,还要严格履行()。
A:义务
B:责任
C:职责
D:职责和任务
根据统计法和有关统计制度的规定,某市一房地产公司应当于2009年3月18日前将104表上报该市统计局。到3月19日,该市统计局仍没有收到该公司的报表,于是,该统计局法规处针对此行为签发执法文书,要求该公司在7日内把104表上报到市统计局。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该公司自2008年3月以来,已发生有两次经过催报才上报统计报表的情况,如果该公司在2009年3月25日之前补交了104表,则该公司的行为()。
A:属于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D: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本部门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统计管理相对人可以对()的决定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A:行政处分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警告
E:通报批评
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警告
B:通报批评
C:罚款
D:责令改正
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数据的来源有错误,便亲自动手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
B:行政监督行为
C: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A: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
B: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覆行
C:企业报送的所有资料都属于国家秘密
D: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E: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主要有()。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公正的原则
C:公开的原则
D:公平的原则
E: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收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对认为错误的统计资料要予以修正。()
《统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建立()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A:集中统一的
B:分散式的
C:分级负责的
D:统一管理
统计法律区别于其它统计法律规范的特点是()。
A:统计法只能由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其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性问题
C:它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和基础
D:它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E:它可以由国务院作出修改
根据统计法和有关统计制度的规定,某市一房地产公司应当于2009年3月18日前将104表上报该市统计局。到3月19日,该市统计局仍没有收到该公司的报表,于是,该统计局法规处针对此行为签发执法文书,要求该公司在7日内把104表上报到市统计局。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已经确认该房地产公司的行为构成一种统计违法行为,那么,应当由()追究该企业的统计法律责任。
A:市统计局
B:市统计局法规处
C:市统计局商业处
D:该百货公司所在地的区统计局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该公司仍然没有按催报要求在7日内向市统计局上报104表,则该公司的行为属于()。
A:漏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该公司自2008年3月以来,已发生有两次经过催报才上报统计报表的情况,如果该公司在2009年3月25日之前补交了104表,则该公司的行为()。
A:属于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D: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市统计局法规处签发的法律文书应是()。
A:统计检查查询书
B: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
C:统计行政处罚决定告知书
D: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
根据泄露的统计秘密不同,违反《统计法》有关保密规定的行为可分三类: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的行为、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关于部门统计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不设统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
C:政府有关部门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设统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的,应当指定统计负责人
非秘密的统计资料,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要通过反映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等方式,及时对外发表。
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提供资信报告
D:统计月报
E: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是统十行政规章。()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12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13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和处分。请回答: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的处罚或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包括()。
A:通报
B:批评教育
C:罚款
D:建议有关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包括()。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处分为()。
A:罚款
B:免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记过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在审查相关材料后,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应当()。
A:作出不授予统计从业资格的书面决定
B:说明理由
C: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执行行政复议的权利
D: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诉讼的权利
E:退还申请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何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A:1983年12月8日
B:1996年5月15日
C:2009年12月8日
D:2010年1月1日
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为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开展了一项调查,要求各省人力社保局调查上报大学生就业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调查表应标明的法定标识有()。
A:表号、制定机关
B:批准或备案文号
C:组织实施机关
D:有效期限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执行。()
某饮料公司在2012年至2013年间,3次迟报统计报表。2013年底该公司所在的省辖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为行政处罚。请回答:该公司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目前,统计法规定检查全国各地较普遍地形成了()。
A:全国检查
B:专项检查
C:重点检查
D:单项检查
E:重点抽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
A:国家统计数据
B:行业统计数据
C:民间统计数据
D:区域统计数据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为()。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
B: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
C: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
D: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列入发展计划。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级负责。()
某县统计局在工作中发现该县某企业的统计指标存在故意少报问题,遂向该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上述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A:拒报统计资料
B:虚报统计资料
C:瞒报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如果由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是()。
A:该单位
B: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
C:该单位的法人代表
D:该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通过()保护自己的权益。
A:提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行政仲裁
D:提起申诉
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A:统计负责人
B:会计主管
C:承担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