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10032《中小学管理》

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陈鹤琴
D:陶行知
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成人教育
学生健康水平包括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即疾病、死亡和()
A:卫生习惯状况
B:健康体质状况
C:生理保健状况
D:心理保健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立的全国性教育管理学术团体是()
A:中国教育管理协会
B:全国校长协会
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
D:中国教育领导与管理协会
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
A: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B:培养适合教育的儿童
C:发挥诊断功能
D:发挥鉴定功能
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的意义。
中外关于校长任职期限的制度,大体有两种类型,即常任制和()
A:聘任制
B:选举制
C:任期制
D:考任制
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
A:教导处人员
B:校长
C:班级干部
D:班主任
简述在教育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利弊。
教师被列为国家公务员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管理目标
B:管理措施
C:管理效益
D:管理策略
教育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层次,其中宏观管理指(),微观管理指()。
中小学学生常规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观念
C:教育原则
D:教育法规
古利克的“管理七职能说”,即“POSDCRB”,具体是指()
A:计划、组织、资源、指挥、协调、报告、反馈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领导、控制、预算
C: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D:计划、组织、资源、人事、激励、控制、反馈
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
A:班主任
B:教导主任
C:任课教师
D:校长
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作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被称为()
A:教育发展规划
B:教育发展计划
C:教育发展战略
D:教育发展决策
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其中,学生因就学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费用属于()
A:个人直接成本
B:个人间接成本
C:社会直接成本
D:社会间接成本
调查法按照调查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比较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
教育评价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者是()
A:菲根鲍姆
B:亨利·法约尔
C:彼得·德鲁克
D:拉尔夫·泰勒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校园文化主体知识的更新和智力的提高。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
A:德育功能
B:智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知识功能
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讲,学校卫生室的管理应归口于()
A:总务处
B:教务处
C:工会
D:体育教研室
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制约因素是()
A:校长
B:教师
C:传统和校风
D:时代和社会环境
教育质量分析分为两类:一是分层分析,二是()
A:状态分析
B:因果分析
C:状态分析和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和过程分析
中国近代史进程中,西方各种教育思潮都曾不同程度地引入我国,其中美国学者杜威所倡导力行的教育思潮被称为()
A:平民主义教育
B:实用主义教育
C:乡村教育
D:实验主义教育
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有()、校外辅导站、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关心下一代协会。
学生管理要符合认识的规律,这体现了学生管理的()
A:主体性
B:整体性
C:循序性
D:集体性
按照我国宪法、劳动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劳动和获得报酬的权利;教育和教学的权利;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
A:尊师爱生的权利
B:业务进修的权利
C: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权利
D: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权利
早期管理过程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
B:泰罗
C:法约尔
D:戴明
教育事业的特点有非权利性、非营利性、教育性和()
A:社会性
B:长期性
C:发展性
D:专业性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管理属于()
A:集权型
B:人治型
C:控制型
D:法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