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908后面添上2个0,原数会()。
A:变大
B:变小
C:大小不变
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质是()。
A:传承和弘扬
B:改革和发展
C:教书和育人
D:实践和创新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道德观点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个体行为时,就会变成()。
A:道德信念
B:道德品质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
“这个问题他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这个问题他一点儿都不懂。
B:这个问题他懂了一点儿。
C: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儿不懂。
D:这个问题他都懂了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
A:《堂吉诃德》
B:《神曲》
C:《人间喜剧》
D:《悲惨世界》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一错误说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是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
A:自信
B:自负
C:自卑
D:自我中心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
B:简陋陈旧
C:临时搭建
D:不符合环保要求
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
A:直接经验
B:理论知识
C:科学知识
D:实践知识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资源属于()资源。
A:信息技术
B:环境和工具
C:社会教育
D:生成性
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要素有()。
A:具体目标
B:概括目标
C:产生条件
D:行为标准
E:行为结果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对“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写出了酒店的欢乐气氛,反衬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B:表明酒店内外的人都很快乐,奠定了文章欢快的基调。
C:揭示酒客们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生活状况,深化了文章主题。
D:说明孔乙己只是酒客们取笑作乐的对象,暗示了孔乙己可怜的社会地位。
班主任进行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拟定班级工作计划
B:班级常规管理
C:培养班集体
D:组织主体班会
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两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做出取消这两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将此信归还了高某
____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前提,也是掌握书面言语的初级阶段,它为阅读打下最初的基础。
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方法是()。
A:行为惩罚法
B:心理暗示法
C:谈话法
D:激励法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怎样区别对待?
下列哪种型
不属于
客观题()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8个百万,1个万组成的数是多少?结果正确的是()
A:8100000
B:8010000
C:8000100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什么是个性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才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条件反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首页
<上一页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