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配电线路工

滑车组在使用时,对不同的牵引力,其相互间距离有什么要求?
钢筋混凝土门型杆,电杆立直校正后杆根的迈步不应大于()mm。
A:10
B:20
C:30
D:40
6kV系统中使用氧化锌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在()kV之间。
A:15~21
B:15~19
C:16~19
D:26~31
人工浇筑混凝土基础时,距坑面边沿()之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A:0.5m
B:0.8m
C:1.0m
D:1.5m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多,二次绕组匝数少。
10kV线路故障跳闸经事故处理人员反复确认线路完好绝缘合格满足送电条件,每当送电时变电站开关均跳闸,则判断()
A:线路存在未发现的接地现象,应重新组织查找
B:线路上运行的配电变压器过多,变电站开关保护定值躲不过变压器励磁涌流,应分段送电
C:变电站开关存在缺陷
D:变电站开关保护存在缺陷
在更换耐张杆前,要在被更换杆基两侧杆上各打一把()。
A:反向临时拉线
B:同向临时拉线
C:水平拉线
D:人字拉线
当钢芯搭接时,其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长度之和的()长 20~30mm,另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的长度之和长40~60mm。
A:1/2
B:1/3
C:1/4
D:1/5
将电阻、电感、电容并联到正弦交流电源上,改变电压频率时,发现电容器上的电流比改变频率前的电流增加了一倍,改变频率后,电阻上的电流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都可能
10kV及以下电力接户线安装时,档距内()。
A:允许1个接头;
B:允许2个接头;
C:不超过3个接头;
D:不应有接头。
工作负责人不可以填写工作票。
金属抱杆做偏心压力试验时,偏心载荷达到偏心额定载荷的1.25倍时,其横向变形不得超过抱杆全长的()。
A:1%
B:3%
C:3‰
D:1%
凡装变压器台架的电杆坑,坑底必须填有防电杆下沉的底盘。
线路施工时,耐张绝缘子串的销子一律()穿。
A:向右(面向受电侧);
B:向左(面向受电侧);
C:向上;
D:向下。
计算题:某35kV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现某档距中新架设由一条10kV配电线路穿越,如图D-17所示,用绝缘绳测得交叉跨越点得垂直距离d=3.5m,测量时的气温为10℃,在有关设计资料中查得t1=10℃时的该应力为1=80MPa,自重比载G1=34.047×10-3N(m•mm2),问最高温t2=40℃交叉跨越距离是否满足要求,这时的应力为2=60MPa(该档距A、B两悬点等高)。
为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污闪的措施有哪些:()
A:确定线路的污秽区的污秽等级
B:定期清扫绝缘子
C: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
D:减少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E:采用合成绝缘子
线路复测时,以线路中心桩作为测量基点,用重转法或前视法检查线路桩位,若有误差时允许以方向为基准,横线路方向偏移值不大于50㎜。
铝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如何缠绕铝包带()。
A:人铝包带应圈成小盘
B: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C: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处长度的两侧各加20mm
D:铝包带缠绕应无重叠,牢固、无间隙
E:在针式绝缘子上固定铝绞线可不缠绕铝包带
当杆件受到垂直杆轴的外力,产生的变形为()。
A:剪力
B:弯曲
C:力偶
D:弯矩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对称负载Y形接线,没有中性线,如果某相突然断掉,则其余两相负载的相电压()。
A:不相等
B:380V
C:190V
D:220V
已知某悬挂点等高耐张段的导线型号为LGJ-185,代表档距L0为50m,计算 弧垂为0.8m,采用减少弧垂法减少12%补偿导线的塑性伸长。现在档距L为58m的距离内进行弧垂观测则弧垂为多少时应停止紧线?
线路绝缘子上刷硅油或防尘剂是为了()
A:增加强度;
B:延长使用寿命;
C:防止绝缘子闪络;
D:防止绝缘子破裂。
10kV交联聚乙烯三芯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5倍。
整体立杆吊点绳的最大受力是发生在起立角度最大时
作业班成员根据工作分工,选择好自己的工位,做好准备,在现场设置()。
A:警告牌
B:围栏
C:标示牌
D:安全遮栏
操作人走在前,监护人持票走在后,到达操作现场后,进行()操作项目前,填写操作开始时间。操作中监护人所站位置以能看到被操作的设备及操作人动作为宜。
A: 中间项
B: 首项
C: 末项
D: 开始
10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的项目有()。
A: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试验
B:直流电阻测量
C:耐压试验
D: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试验
钢丝饼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
A:钳口用来弯制或钳夹导线的线头
B:齿口用来紧固或起松螺母
C:钳口用来钳切电线线芯和钢丝、铁丝等金属
D:侧口用来铡切电线线芯和钢丝、铁丝等金属
E:刀口用来剪切导线或剖切软导线的绝缘层
按筛选条件的复杂程度,数据筛选分为()种。
A:2
B:3
C:4
D:5
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类。
A:一
B:三
C:二
D: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