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儿科主治医师

判定结核菌素皮试结果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
A:年龄越小,其阳性结果临床意义越大
B:有严重疾病时可以出现假阴性结果
C:儿童一般阳性结果并不一定代表体内有活动性结核
D:结核菌素皮试阴性可以排除结核病
E:结核菌素皮试越强烈,结核病可能性越大
患儿男,5岁。近20天,反复发热、汗多,食欲下降,PPD结果(+++),胸片结果:右肺门影增大。最合适的治疗是()
A:异烟肼口服
B:利福平口服
C:链霉素肌注
D:异烟肼+利福平口服
E:链霉素肌注+利福平口服
患者男,12岁。反复咳嗽2个月余,伴间断发热,多为低热。有两次咳嗽后吐出少许鲜血,混有白色痰液,无胸痛、气短、吼喘。查体:体重28kg,T37.5℃,R20次/分,P80次/分,无贫血貌,肺部体征不明显,心(-)。胸片示右肺上叶渗出性改变,血常规:WBC9.0×109/L,N0.70,L0.30,Hb100g/L,RBC4.50×1012/L若患儿突然发生大咯血,以下哪项处理最恰当()
A:保持半卧位
B:静滴维生素K
C:手术止血
D: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
E:镇静
纤维素性胸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细菌
B:病毒
C:肺炎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肺吸虫
20个月男孩,反复呼吸道感染6个月余,1周前出现发热咳嗽加重。曾因肺炎3次住院治疗。体检:精神萎靡,呼吸促,未见扁桃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脏无异常。腹部无异常。胸片示双肺炎症,未见胸腺。实验室检查:WBC14×109/L,N0.72,L0.28,NBT阳性细胞95%;血清总Ig180mg/L,IgA40mg/L,IgM90m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导致该病的基因突变是()
A:Btk
B:RAG-1
C:RAG-2
D:γ-基因
E:CD40L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胸腺发育不全()
A: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联合免疫缺陷
C:慢性肉芽肿病
D: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骨髓移植
B:脐血干细胞移植
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D:胸腺移植
E:γ-干扰素
哪种肺炎易合并脓胸()
A:支原体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支气管肺炎
E:腺病毒肺炎
患儿,6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200g,母乳喂养,现体重8kg,家长发现孩子多汗、夜惊,体检患儿前囟大、方头、肋串珠。最可能的病因是()
A:日照不足
B:生长过速
C:慢性腹泻
D:药物影响
E:母乳喂养
人体脂肪细胞增多较快的3个时期是()
A:胎儿中期、1岁、2岁后减速增加
B:出生后3个月、1岁、11~13岁
C:出生前3个月、3岁、10~12岁
D:出生后3个月、3岁、10~12岁
E:1岁、3岁、11~13岁
本型常为脑瘫的暂时阶段,以后大多转为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
A:痉挛型脑性瘫痪
B:混合型脑性瘫痪
C:肌张力低下型
D: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
E: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
患儿男,生后1小时,其母亲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需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应采取的措施为()
A:48小时后注射乙肝疫苗
B: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C: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D:24小时内注射干扰素
E:7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
3岁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反复发热、咳嗽10余天,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小片状阴影。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炎
B:败血症
C:肺栓塞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上感
下列哪一项不是小儿简单性高热惊厥的特点()
A:惊厥呈全身性,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
B:多见于6个月至3岁小儿
C:发作前均有发热,多在发热初起体温骤升时发作
D:多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发作1周后脑电图异常
下列哪项不属于诊断支原体肺炎时的检测方法()
A:冷凝集试验
B:嗜异性凝集试验
C:肺炎支原体培养
D:双份血清特异抗体的测定
E:聚合酶链反应
下列哪项符合Landau-Kleffn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A:病前即有严重的语言发育迟缓
B:惊厥反复发作,但不伴失语
C: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
D: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持续发放
E:发病后出现智力发育严重倒退
轻度贫血()
A: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90g/L
B:血红蛋白从145~120g/L
C:血红蛋白从89~60g/L
D:血红蛋白从59~30g/L
E: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心率为70次/分,呼吸10次/分,应立即进行下列处理()
A:清理呼吸道,皮囊面罩加压通气
B:清理呼吸道,皮囊面罩加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
C:清理呼吸道,皮囊面罩加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及气管内注射肾上腺素
D:清理呼吸道,皮囊面罩加压通气,气管内注射肾上腺素
E:皮囊面罩加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
周围血管征不包括()
A:脉压>40mmHg(5.3kPA.
B:水冲脉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E:股动脉枪击音
生后1天新生儿,白细胞20×109/L,N60%,L40%,偶见幼稚细胞,提示该新生儿为()
A:白血病
B:类白血病
C:感染
D:骨髓外造血
E:正常
关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抗有机磷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
B:对抗有机磷中毒的烟碱样症状
C:同时对抗有机磷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
D:复活胆碱酯酶
E:为防止阿托品中毒,一旦阿托品化后即应停用
下列哪项不是支气管扩张外科手术的指征()
A:经内科治疗9~12个月以上无效
B:经内科治疗3个月无效
C:反复咯血,不易控制
D:对顺位排痰不合作的患儿
E:患儿的一般情况渐趋恶化
患儿女,7岁,来自我国西南。先有精神萎靡、嗜睡、纳呆,经1~2周后出现呼吸急促,颜面水肿。心左界扩大,心率160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钝,并有奔马律,肝肋下4cm,轻压痛。心电图示低电压,ST段压低2mm,T波低平,X线示心脏呈球形扩大,临床诊断为克山病。其发作的主要临床特点为
A:心源性休克
B: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心源性脑缺氧
E:急性肺水肿
动脉导管未闭脉压增宽是由于周围动脉()
A:收缩压升高
B:收缩压降低
C:舒张压升高
D:舒张压降低
E: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尤以前者明显
细菌性痢疾的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产生的原因是()
A:肠毒素对肠黏膜的刺激
B:痢疾杆菌内外毒素的共同作用
C:痢疾杆菌侵入黏膜固有层后导致炎症、坏死和浅表溃疡
D:痢疾杆菌侵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
E:细菌菌毛的直接作用
5个月小儿,发热,咳嗽,憋喘重,面色苍灰,两肺少量哮鸣音及中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腺病毒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大叶性肺炎
F: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营养不良儿有继发感染时要积极使用抗生素,疗程要尽可能长些
B:营养不良儿饮食选择以乳类为最好
C:重症营养不良儿拒绝进食者可鼻饲要素饮食
D:中药有助于营养不良儿的治疗
E:营养不良常伴各种维生素缺乏,应注意补充
下列不伴淋巴结肿大的疾病是()
A:肝糖原累积症
B:白血病
C:败血症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由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抗生素()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
C:罗红霉素
D:万古霉素
E:阿米卡星
7岁男孩,高热、头痛、呕吐3天,抽搐半天,有轻咳,无腹痛腹泻,继往体健,无外伤史。查体:T40℃,嗜睡,颈抵抗(+),心肺腹(﹣),双侧巴氏征(+)。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诊断哪项可排除()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高热惊厥
E: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对初步诊断有很大帮助的是下列哪一项()
A:尿常规
B:血常规
C:PPD试验
D:大便常规
E:胸部X线摄片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应该选择哪组抗感染方案()
A:大剂量青霉素+第三代头孢
B:单用中小剂量青霉素
C:单用氯霉素
D:单用氨苄西林
E:异烟肼+利福平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最迫切的对症处理是()
A:降温,脱水降颅压,镇静止惊
B:止痛
C:止吐
D:止咳
E:插胃管鼻饲流质饮食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需做下列哪项检查()
A:头颅CT
B:血常规
C:PPD试验
D:脑脊液检查
E:胸部X线摄片
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日后的智能水平取决于()
A:是否执行无苯丙氨酸饮食
B:是否进行强化教育
C:治疗开始的早晚和饮食控制是否严格
D:是否应用药物四氢生物蝶呤
E:治疗开始的早晚、饮食控制是否严格和疗程足够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表现为头痛、呕吐、颈抵抗
C:脑脊液两高一低,压力高、白细胞高、蛋白低
D:脑脊液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E:是急性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