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
以下哪项不是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发展方向().
A:自动化
B:小型化
C:一体化
D:计算机化
E:标准化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时所得计数值为何处的白细胞数()。
A:分裂池
B:成熟池
C:储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尿色主要取决于()。
A:卟啉
B:胆红素
C: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
D:运动
E:渗透量
正常人精液排出后,1小时内精子存活率至少应()。
A:≥10%
B:≥30%
C:≥50%
D:≥75%
E:≥90%
唯一能在正常时出现于尿中的血浆酶是().
A:胰脂肪酶
B:胰淀粉酶
C:胰蛋白酶
D:唾液淀粉酶
E:胰多肽
Hb测定用()。
A:偶氮偶联法
B:马来酐试剂
C:四甲基联苯胺法
D:葡萄糖氧化酶法
E:特异性酯酶法
红细胞目视计数法的计算公式:红细胞/L=N×25/5×10×106×200中N的含义()。
A:N表示五个大方格内红细胞数
B:N表示五个小方格内红细胞数
C:N表示十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D: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E:N表示二十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患者男性,20岁。因上腹隐痛2天入院。患者自诉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进食后缓解,解出黑色大便一次,质软而富有光泽,如柏油,无腹泻。如果用化学法检测患者粪便隐血,可能使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A:铁剂
B:含过氧化物酶的新鲜蔬菜
C:维生素C
D:动物血
E:粪便中血红蛋白浓度过高
SPA协同凝集试验中抗体类别是().
A:IgM
B:IgG
C:IgA
D:IgE
E:IgD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哪期().
A:早期缺铁性贫血
B:缺铁潜伏期
C:缺铁初期
D:重度缺铁性贫血
E:以上都是
与氨基酸转运有关的酶()。
A:LDH
B:r-GT
C:ACP
D:醛缩酶
E:AST
下列激素除哪种外均为糖皮质激素().
A:醛固酮
B:皮质醇
C:皮质酮
D:雄激素
E:肾上腺素
可用于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心肌标志物是().
A:CK
B:CK-MB
C:MB
D:cTn
E:LD
肿瘤坏死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
A:SCF
B:TNF-β
C:ILS
D:TGF-β
E:CSF
患者,31岁。8月底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体检: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WBC16×10
9
/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25,异型淋巴细胞0.1,尿蛋白(+++)。考虑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目前该病程属于().
A:发热期
B:休克期
C:发热末期
D:少尿末期
E:移行期
不需要抗体参与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K细胞
E:LAK细胞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主要靠()。
A:侵袭性物质
B:内毒素
C:外毒素
D:黏附素
E:荚膜
只能在淋巴细胞中增殖的病毒是()。
A:HCMV
B:HSV
C:VZV
D:EBV
E:HBV
检测淋巴因子对下列哪项变态反应最有意义().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Ⅲ型和Ⅳ型变态反应
L-吡咯酮β-萘基酰胺反应试验,即PYR试验用于特异性检测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
E:A群链球菌
慢性肾炎患者,近10天来出现厌倦、恶心、乏力,首先应查().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HBsAg
C:钡餐检查
D: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
E:肝功能化验检查
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试验是().
A:杆菌肽试验
B:甲基红试验
C:硝酸盐还原试验
D:明胶液化试验
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骨髓增生性疾病中,
不包括
().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清学实验是利用下列哪一种原理进行的抗原或抗体检查的方法()。
A: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B:激活补体
C:酶和底物特异性结合
D:特异性凝集红细胞
E:生物素和亲和素特异性结合
检验报告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不包括
().
A:内容完整
B:结果准确
C:报告及时
D:保护患者隐私
E:价格低廉
外被双层衣壳的病毒是()。
A:轮状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HIV
D:腺病毒
E:HCV
在正常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图谱中区带最浅的是().
A:白蛋白
B:α
1
-球蛋白
C:α
2
-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γ-球蛋白
关于痰液送检过程,不必要的做法是()。
A:立即送检
B:如不能及时送检可暂时冷藏,并在24h内送检
C:标本应放在无菌的容器中
D:需要适当添加防腐剂
E:用过的标本需灭菌后再处理
下列对血清蛋白质叙述错误的是()
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5~2.5:1
B:白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
C: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
D:白蛋白和球蛋白均由肝实质细胞合成
E:血清蛋白在维持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上均起重要作用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
首页
<上一页
187
188
189
190
19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