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在下列横线下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是()。 ①“下来吧,孩子,”他带着______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因为有这样______的冬天,干啥还希望点别的呢? ③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________,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我们唯一的__________,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A:安慰;慈善;宽恕;装饰
B:慰问;慈善;宽待;装潢
C:慰问;慈爱;宽恕;装潢
D:安慰;慈祥;宽待;装饰
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划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总有一些歌谣,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客家童谣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童谣中唱:“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你从这两首童谣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语文教师强调语文学科的学习是最重要,对吗?
与新课程基本概念不符的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语文教学要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C: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 ②藐 ③歼 ④肴 ⑤敷 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
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
D:⑤③④①⑥②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B: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C:与人交流能尊重与理解对方
D: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 (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杏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
B:丙乙甲丁戊
C:甲戊丁乙丙
D:丙丁戊甲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
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
B:民帖然;帖:安定
C:人犹饮血城殊死战;乘:趁机
D:芾杀之以;徇:示众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②芾独无所间 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
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
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
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来处理公务。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2)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I以忠义勉其将士。
如果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的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
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学习观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从事等。 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 ①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②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③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④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⑤反是焉。则激 ⑥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对吗?
《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诗词教育”已成为某小学的办学特色。走进校园,不仅处处可见学生的诗词作品,就连平时搞活动,也和诗词分不开。为了营造诗词创作的氛围,学校把诗词创作和班级考评挂钩,每周检查反馈。 学校的这种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请以赞成者的身份,仿照反对者的话的句式写一句话。 反对者说:实行功利色彩的考评,助长形式主义的风气,岂不是与诗教的初衷相悖吗? 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三维目标角度谈谈小学写作教学目标的要求?
听故事进行口语交际,需要()。
A:选好故事,讲好故事
B:多听故事
C: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D:多练习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A:阅读能力
B: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C:口语表达能力
D:写作能力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状况
B: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
C:语文课程评价形式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D:语文课程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落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理念?
“‘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