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如图,关于登革热的传播,错误的是( )
A:伊蚊吸血后传染期最长可达174天
B:伊蚊吸血后10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
C:登革病毒主要是在伊蚊消化道内复制
D: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E: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
有关乙型脑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
B:乙型脑炎病毒是DNA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不强
D:乙型脑炎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
E:人对乙型脑炎病毒普遍易感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自觉症状较少尿期好转
B:尿量可达3~6L/天,持续数天至数周
C:可因出血或继发感染而引发休克
D:仍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E:如补液不当可引起快速脱水或严重休克
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典型麻疹一般于发热多少天出现皮疹( )
A:1周
B:5~6天
C:3~4天
D:1~2天
E:1天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E:鼻咽癌
下列各项均提示乙脑预后严重,除外( )
A:合并肺炎
B:频繁抽搐
C:体温过高
D:昏迷时间过长
E:流行后期的病人
对治疗流脑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青霉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B:氯霉素因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一般不首选
C:为保证疗效,可选用头孢噻肟
D:为降低费用,可选用磺胺药
E:青霉素为目前国内外治疗流脑的高效、低毒、价廉的抗生素
华支睾吸虫病
下列关于丝虫病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正确的是( )
A:以冬春季多见
B:大多发生在下肢
C:常伴有发热
D:为逆行性淋巴管炎
E:周期性反复发作
斯氏并殖吸虫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胸腔积液
B:肠梗阻
C:癫痫
D:坐骨神经痛
E:皮下结节或包块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体是
A:沙门菌属
B:葡萄球菌
C:嗜盐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肉毒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的重要致病因素是( )
A:机体对病菌发生的变态反应
B:细菌本身的侵袭力
C:内毒素
D:外毒素
E:荚膜
试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霍乱的预防,哪项是错误的()
A: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
B:城区发现疑似患者应在6小时内报告
C:易感人群可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D: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5天
E:儿童密切接触者可服用多西环素作预防性服药

男,30岁,农民,2001年8月9日突起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轻咳、痰中带血丝,于8月22日急送入院。体格检查:T38℃,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约蚕豆大,有触痛。血常规:WBC12×109/L,N0.85,L0.15,Hb124g/L。尿蛋白(+)。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
B:伤寒
C:钩体病
D:白血病
E:肺结核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协助诊断,上述病例最应收集下列哪项资料( )
A:钩体疫水接触史
B:外伤史
C:毒物接触史
D:在外用餐情况
E:烟酒嗜好
男,12岁,因发热,头痛,颌下包块2天于1999年2月18日入院。入院约3天其母曾带其至儿童医院探望患者。入院查体:患者呈急性病容,右侧颌下可扪及约2cm×3cm包块,质地中等,轻度压痛,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3.2×109/L,N64%,L35%。作为初步的治疗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卧床休息
B:物理降温
C:多饮水
D:鼓励患者多饮橙汁
E:补液支持治疗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粪一般细菌培养
B:粪霍乱弧菌培养
C:粪致病菌培养
D:粪镜检找寄生虫卵
E:直肠组织活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急性胃肠炎
C:华支睾吸虫病
D:急性阿米巴痢疾
E:急性血吸虫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措施是()
A:口服四环素
B:口服环丙沙星
C:口服甲硝唑
D:口服吡喹酮
E:口服阿托品
三日疟、间日疟和普通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氯喹+乙胺嘧啶
B:青蒿琥酯+伯氨喹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
E:奎宁+伯氨喹
张××,女,60岁,畏寒、发热10天,于2004年8月2日就诊。体格检查:脾大。血常规:WBC4.5×10/L,N0.68。 该病人应如何治疗?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为()
A:粪便培养伤寒沙门菌阳性
B:尿培养伤寒沙门菌阳性
C:血培养伤寒沙门菌阳性
D:血清肥达反应阳性
E:胆汁培养阳性
狂犬病的兴奋期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儿8岁,发热、头痛、恶心4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7年9月2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3×109/L中性88%,血小板184×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应尽快完成的检查为()
A:血气分析
B:腰穿测脑压、检查脑脊液
C:肛指检查,取大便化验
D:头颅CT检查
E:抽血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应当采用的治疗措施包括()
A:下胃管给予一定量的饮食
B:亚冬眠疗法
C:20%甘露醇脱水
D:吸氧
E: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需要鉴别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脑脊髓膜炎
E:散发性脑炎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脑脊髓膜炎
E:散发性脑炎
试举出人获得疟疾感染的方式。
DFH患者男,36岁。主因“发热、头痛、周身不适、恶心2d”于6月6日入院。1个月前曾被猫咬伤,近日已愈合伤口周围有麻痛感。查体:T38.5℃,P130次/min,R28次/min,BP136/90mmHg。意识清楚,烦躁不安,流涎、多汗,心率快,节律整齐,肝、脾未触及。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胸部CT
C:骨髓细胞学
D:颅脑CT
E: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F:RTPCR法检测唾液、脑脊液狂犬病毒RNA
G:乙脑补体结合试验
H:取患者唾液、角膜印片做病毒抗原检测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处理措施应包括(提示近2d来患者惊恐不安、大汗淋漓,口渴但拒饮,恐水、怕风,阵发性抽搐,咽肌痉挛。)()
A:单间避光隔离,保持安静,减少风、声、光等刺激
B:做好隔离消毒,防止唾液污染
C:注射狂犬疫苗
D: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E:给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F:予以冬眠疗法
G:强心、利尿、抗癫痫治疗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是(提示外周血WBC12×109/L,N0.78,脑脊液有核细胞25×106/L,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脑脊液狂犬病RNA(+)。)()
A:乙型脑炎
B:病毒性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狂犬病前驱期
E:狂犬病兴奋期
F:狂犬病麻痹期
G:破伤风
H:败血症
以下不属于疟疾常见传播媒介的是()
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雷氏按蚊
D:大劣按蚊
E:白纹伊蚊
对恙虫病临床诊断最为重要的体征是()
A:焦痂或溃疡
B:肝脾大
C:淋巴结肿大
D:结膜充血
E:充血性皮疹
下列病原学检查方法中,哪种是适宜于肠绦虫病的检查()
A:粪便自然沉淀法
B:粪便厚涂片法
C:肛门拭子法
D:粪便尼龙筛集卵法
E: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
男,6岁,突发高热、咽痛、乏力、恶心呕吐3小时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查体:体温39.8℃,呼吸20次/分,扁桃体中毒红肿,上覆乳白色假膜,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双肺未闻及杂音。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0.85。 为明确诊断白喉做细菌学检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于假膜与黏膜交界处取材
B:涂片染色后镜检,查出白喉杆菌即可确诊
C:需要与非致病的类白喉杆菌鉴别:行细菌培养和毒力试验
D:用荧光素标记白喉抗毒素染色,荧光显微镜检出白喉杆菌即可诊断
E:用2%亚碲酸钾液涂于患者假膜上,10~20分钟后,观察假膜颜色变化亦可作辅助诊断
某年12月,北京市某中学18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39℃左右,伴肌肉酸痛、头痛、关节痛、乏力、咽痛,轻微流涕、腹痛、腹泻、恶心、咳嗽,无痰,均无心悸、胸闷及呼吸困难,无寒战。咽部充血1例。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关于本病,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病理改变为化脓性炎症
B:高热、肌肉酸痛等表现是病原体局部入血后引起的毒血症症状
C:主要发病机制为致细胞病变效应
D:常留下后遗症
E:患者需要隔离至热退后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