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下列说法符合抗凝血酶(AT)生理特点的是()
A:主要为内皮细胞合成
B:抗凝血酶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
C:一个抗凝血酶分子上有多个肝素结合位点
D:抗凝血酶缺乏是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E:抗凝血酶的抑酶特异性较强,只针对凝血酶
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2
B:IL-5
C:IL-4
D:TNF-α
E:IFNγ
产碱杆菌()
A:产青脓素和绿脓素
B:氧化酶阴性
C:不分解任何糖类
D:营养要求苛刻
E:动力阴性
pH<7.4,cHCO
×PCO
2
<1000,应考虑()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
下列关于宫颈脱落细胞学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萎缩性细胞改变也可出现在中青年
B: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宫颈癌的95%
C:脱落细胞中找到挖空细胞,应做活检或进行HPV分型
D:宫颈鳞癌常见为角化型
E:滴虫感染时,脱落细胞学涂片中常有多量黏液和中性粒细胞,有"污秽"感
等渗尿是指()
A:禁饮尿渗量<600mOsm/(kg·H
2
O)
B:禁饮尿渗量300mOsm/(kg·H
2
O)
C:一次性尿渗量>450mOsm/(kg·H
2
O)
D:一次性尿渗量<350mOsm/(kg·H
2
O)
E:禁饮尿渗量600~1000mOsm/(kg·H
2
O)
下列哪项符合M的MIC分型()
A:CD13
+
,CD33
+
,HLA-DR
-
,t(15;17),PML-RARα
B:CD13
+
,CD33
+
,t(8;21),AML
1
/ETO
C:CD13
+
,CD33
+
,tnv(16),CBFB/MYH11
D:CD41
+
,CD33
+
,t(1;22)
E:CD13
+
,CD33
+
,t(6;9),DEK-KLAE
室内质控图失控限为
±3s,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约有以下哪些的质控数据在此范围外()
A:0.3%
B:1%
C:3%
D:4.5%
E:31.7%
下列疾病中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不正常的是()
A:过敏性紫癜
B: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C:单纯性紫癜
D:急性ITP
E:许兰-亨诺综合征
所有B淋巴细胞具有的分化抗原是()
A:CD34
B:CD10
C:CD38
D:CD19
E:CD3
关于利器处理应该()
A: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
B: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
C: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
D:尽量使用替代品
E:以上都对
患者男性,20岁。饮用不洁河水后一天突发剧烈腹泻,继而呕吐,吐泻物呈"米泔水"样,无腹痛,查体:T36.8℃,BP95/70mmHg,腹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请问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副溶血弧菌
B:轮状病毒
C:痢疾志贺菌
D:霍乱弧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正态分布下面积规律,血糖的一组质控数据的均值为5.0mmol/L,其标准差为0.2mmol/L。其概率为68.2%的区间为()
A:5.0±0.2
B:5.0±0.3
C:5.0±0.392
D:5.0±0.6
E:5.0±0.4
关于PT试验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叙述错误的是()
A:ISI越低,表示试剂敏感度越低
B:各种PT结果有可比性
C:ISI表示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
D:其值可由厂商提供
E:ISI是组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
间接法使用的是()
A:酶标抗原
B:酶标抗体
C:酶标抗抗体
D:酶标抗原+抗体
E:酶标抗体+抗原
监测普通肝素治疗时首选的指标是()
A:PT
B:APTT
C:BT
D:FDP
E: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对流免疫电泳中,泳向阴极侧的Ig是()
A:IgG
1
,IgG
2
B:IgG
3
,IgG
4
C:IgG
1
,IgG
3
D:IgG
1
,IgG
4
E:IgG
2
,IgG
4
胰岛素抗脂肪降解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胰脂酶
B:抑制脂蛋白脂肪酶
C:抑制组织脂肪酶
D:抑制肾上腺素
E: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
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
A:轻度增加
B:正常或稍增加
C:增多
D:阴性
E:强阳性
患者,女性,31岁。自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近2年。平时月经量多,生育1胎,小孩1岁半,自己哺乳喂养。无其他疾病史。体检:发现皮肤、唇黏膜、甲床苍白,心率100次/分。RBC3.15×10
12
/L,Hb75g/L,MCV69fl,网织红细胞1.8%,白细胞5.3×10
9
/L,血小板120×10
12
/L,尿三胆试验阴性,大便隐血试验阴血。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骨髓病性贫血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出现()
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B: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
C: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E:Auer小体
表达CD8的细胞主要是()
A:细胞毒性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NK细胞
D:总T细胞
E:B细胞
某儿童出现手足口病,有可能由哪种病毒引起()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科萨奇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轮状病毒
E:朊病毒
胰腺纤维囊性病产前诊断的最佳指标是()
A:羊水甲苯胺蓝定性试验
B:羊水糖醛酸半定量试验
C: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
D:羊水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E:羊水胆碱酯酶测定
用直接玻棒法检测精液黏稠度,正常精液黏丝长度()
A:不超过2cm
B:超过3cm
C:不超过3cm
D:超过2cm
E:形成长于2cm的长丝
再生障碍性贫血()
A:粒系、红系和巨核系三系细胞增生低下
B:粒/红比值增高
C:以红系增生为主的贫血伴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低
D: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增多
E: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细胞内、外铁不减少
ELISA双抗夹心一步法检测易出现钩状效应,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强阳性标本误测为弱阳性,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
B:吸光度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C:检测血清HBsAg可能会出现此效应
D: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可削弱此效应
E:反应系统中应有足够的抗体量
位于中间层下层的细胞是()
A:血小板
B:粒细胞
C:B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关于红细胞直方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36~360fl分析红细胞
B:正常红细胞主要分布在50~200fl
C:大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分布在90~200fl
D:直方图左移提示小红细胞
E:直方图右移提示大红细胞
患者女性,2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前来就诊。曾在基层医院诊断为贫血并进行治疗。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痛、脱发等,进食和睡眠稍差,大便正常。查体:T36.5℃,P96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贫血貌,无皮疹和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未及,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Hb70g/L,RBC2.2×10
12
/L,Hct0.21,RDW17.8%。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上述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初步判断此患者为()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正常细胞性贫血
E:红细胞增多症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初步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下列最有价值的试验是()
A:血红蛋白电泳
B: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C:Ham试验
D:Coombs试验
E:Rous试验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