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血技术(师)

AB型受者B型供者,移植早期应输注哪一种血小板()。
A:A型血小板
B:B型血小板
C:O型血小板
D:AB型血小板
E:任意一种血小板
现代流行病学考虑病因时涉及()。
A:自然环境
B: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内环境
E: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外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
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E:随着变量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减小
粒细胞在人体内的寿命较短,一般要求每次输入的粒细胞量应大于()。
A:2.0×1010
B:1.0×109
C:1.0×1010
D:2.0×109
E:1.0×1010
交叉配血不合时,哪些情况下可做抗体筛选()。
A:必要时
B: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输血者
C:常规筛选
D:只要配血不合就做抗体筛选
E:少量输血者
tRNA的二级结构是()。
A:α-螺旋
B:三叶草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倒L形
E:反密码环
属磷酸戊糖途径的酶是()。
A:NADH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不属于免疫球蛋白Ⅴ区的功能的是()。
A: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分子基础
B:启动B细胞免疫应答
C:对毒素和病毒的中和作用
D:广泛用于疾病的免疫学诊断
E:激活补体

患者,男性,30岁,既往体健,近一周突发高热、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家属诉呼吸有“臭味”。化验:白细胞计数16.39×10/L↑;中性粒细胞90%↑;血小板计数31×10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6U/L;总胆红素527μmol/L↑;直接胆红素333μmol/L↑。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检查结果哪项与该患者病情相符()。
A:B超检查肝脏明显增大
B: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C: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
D:血糖升高
E:胆酶分离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患者帮助诊断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
A:腹部超声
B:肺部CT
C:头颅核磁
D: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E:血气分析
男性,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若该患者近期内考虑做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血型为A型,则()。
A:发生了ABO血型主要不合
B:发生了ABO血型次要不合
C:无需考虑血型不合问题
D:移植前应给A型红细胞
E:移植后血小板输注选择O型
Th2细胞的主要功能()。
A: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
B:免疫的负调节作用
C:抑制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D:诱导和促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E:可分化成为多种T细胞亚群
对于信息的投入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视费用效益的分析,要求花费成本尽可能少而获取的信息数量和价格量尽可能大()。
A:有效性
B:共享性
C:层次性
D:不完全性
E:经济性
细菌细胞壁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
A:肽聚糖
B:磷酸壁
C:脂多糖
D:脂蛋白
E:磷脂
心力衰竭最重要的诱因是()。
A:呼吸道感染
B: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
C:心律失常
D:摄入液体过多
E:水电解质紊乱
甲型血友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纤维蛋白原
B:凝血酶原
C:组织因子
D:稳定因子
E:Ⅷ因子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常用于()。
A:新生儿溶血病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抗体鉴定
D:发热性输血反应调查
E: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血袋中血量应为标示量的多少为正确()。
A:±5%
B:±20%
C:±10%
D:±30%
E:±15%
浓缩红细胞2U中,白细胞存量为()。
A:(1.2±0.5)×109
B:(2.4±0.8)×109
C:(4.6±0.5)×109
D:(6.0±1.0)×109
E:(8.0±1.0)×109
某地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当地群众受灾严重,多名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顿时造成当地医院血液短缺,该院领导通过广播号召大家前往医院进行献血,以救治病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其中有一位献血者患有角膜炎,则他()。
A:不能献血
B:可以献血
C:以后也不能献血
D:暂时不能献血
E:血液检测合格就可以献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许多人前往医院进行献血,医院工作人员应该()。
A:情况特殊,来的人都让献血
B:只让年轻的献血
C:时间紧迫,可以直接采血
D:进行献血前咨询
E:直接采血,化验合格就可以使用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院领导的动员方式属于()。
A:公开演讲
B:网络
C:紧急呼吁
D:电视
E:教育演讲
献血后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告知应包括()。
A:献血者的详细资料
B:告知方式要妥当
C:告知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
D:告知环境要适当
E:通知当地卫生部门
关于红细胞生理特性正确的是()。
A: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80天
B:正常成年人红细胞起源于肝脏和脾脏
C: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
D:衰老的红细胞是在肝脏被破坏的
E:网织红细胞经过约48小时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为()。
A:85%
B:70%
C:80%
D:75%
E:90%
对输血的病情观察,不包括()。
A:全血输注开始的前15分钟,要求医护人员在病床前严密观察病情
B:整个输血过程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
C:输血后24小时内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输血后及时复查血常规
D:输血后48小时内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并作不规则抗体检测
E:输血一周后,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黄疸、酱油色尿或黄色尿,复查血、尿常规
急性失血患者的血小板应维持在()。
A:>50×109/L
B:>70×109/L
C:>60×109/L
D:>80×109/L
E:>100×109/L
粒细胞主要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醛酸途径
B: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磷酸戊糖途径
E:糖异生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咽痛、乏力、皮疹、全身不适就医,检查HIV抗体初筛阳性,最应该进一步检查的是()。
A:做HIVp24抗原检测
B:送二次标本做HIV确认试验
C:快速渗滤法检测HIV抗体
D:CT扫描
E: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下列关于临床血液输注过程的注意事项,哪项是正确的()。
A:取回的血如未及时输注,可贮存在药品冰箱内
B: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C: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前一袋输尽后直接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D:输血过程应先快后慢,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E:倘若发生不良反应,可减慢输血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改变。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不是
枸橼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A:出血倾向
B:血压下降
C:口唇发麻、手足抽搐
D:心律不齐
E:扑翼样震颤
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其血细胞比容为()。
A:0.45~0.60
B:0.50~0.65
C:0.60~0.75
D:0.55~0.65
E:0.4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