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法律知识

债务人按合同约定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应属于()。
A:权利转让
B:义务转让
C:当事人的主体变更
D:当事人的主体不变
引起法定代理权消灭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行为能力
B: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C: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D:婚姻关系或一定的亲属关系的解除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A: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B:行政处罚的理由
C:行政处罚的依据
D:依法享有的权利
E:依法享有的义务
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法人进行合并,原法定代表人签订的合同()。
A:有效
B:无效
C:作废
D:变更
委托授权行为与代理合同最本质的区别是()。
A:委托授权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而代理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
B:二者的法律意义不同
C:委托授权行为可以事后追认,而代理合同是事前订立
D:委托授权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出具委托书,而代理合同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形式
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享有代理权的依据是()。
A:委托合同
B:委托授权
C: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
D:委托合同或委托授权
甲租用乙的房屋,半年后甲拒付租金,乙请求甲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
A:1年
B:2年
C:6个月
D:9个月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先占的是()。
A: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
B:从垃圾桶中捡得旧电视
C:回家途中拾得一撞树死亡的野兔
D:马路上拾得一落叶
下列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有()。
A:无因管理行为
B:正当防卫行为
C:紧急避险行为
D:合同行为
慈善机构是典型的()。
A:公益法人
B:营利法人
C:社团法人
D:财团法人
执行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
A:1年
B:180日
C:60日
D:30日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时,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由()承担违约责任。
A:债权人
B:第三人或债权人
C:第三人和债权人
D:第三人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其划分原因在于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与立法的()。
A:完全一致性
B:不完全一致性
C:完全区别性
D:不完全区别性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责任形式。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赔偿损失
D:支付违约金
关于违约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违约责任只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
B: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作为合同的履行主体
C:在违约责任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如赔礼道歉一类的非财产性责任
D: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义务的刑事法律责任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质押的权利有()。
A:土地合同
B:房屋产权
C:汇票、支票、本票、存款单
D:债券、仓单、提单
E:依法可转让的专利权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年。
A:4
B:3
C:2
D:1
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的利益。
A: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B:国家
C:他国公民
D:社会
E:集体
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经复议机关复议()是被告。
A:复议机关
B:原机关和复议机关
C:原机关
D: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我国《合同法》规定,终止合同是指()的法律行为。
A:结束合同债务
B:提前履行合同
C:作废合同
D:解除、消灭合同关系
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A:恢复名誉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金钱赔偿
E:赔偿实物
关于共同共有的内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同共有物的全部
B:共同共有人不得随意变更法律关于共同共有关系成立的规定
C: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同共有人不得请求分割或让与共有物
D:共同共有人对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E:当共同共有物遭受他人非法侵害时,各共有人均有权行使物权请求权
在代理制度中,无行为能力的被代理人如果恢复了行为能力,将导致()终止。
A:委托代理
B: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C: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D: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的方式不包括()。
A:实物分割
B:变价分割
C:作价补偿
D:返还财产
以下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特殊书面形式的是()。
A:合同形式
B:鉴证形式
C:公告形式
D:公证形式
E:审核登记形式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A:前6个月
B:前3个月
C:最后6个月
D:最后3个月
抵押合同的形式,应该以()形式订立。
A:书面
B:口头
C:书面和口头皆可
D:以上三项均可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下列关于2年请求权利时效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时效中止的规定
B:从请求人遭受到不法侵害时开始计算
C:无时效中断的规定
D:自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应由()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危害结果发生地
B:地方政府所在地
C:违法行为发生地
D:行政机关所在地
所谓(),又称自我保护,指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得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自行救济受侵害的权利。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公力救济
D:私力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