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110kV电压等级,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为()m。
A:3;
B:2.5;
C:2;
D:1。
架空输电线路通过林区时,对设计及运行有什么要求? 
拉线张力应均匀,不应严重松弛。
下列属于间接作业法的有()。
A:地电位作业;
B:中间电位作业;
C:等电位作业;
D:水冲洗作业。
根据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的盘型绝缘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MΩ。
A:300
B:400
C:500
D:600
新建线路,选择走径时()运行单位提供的微气象地区;确实无法避让时应采取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A:宣避开
B:应尽量避开
C:可避开
D:不得选择
屏蔽环、均压环不应出现()、(),均压环不得反装。
依据Q/GDW174—2008《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内容包括()。
A:停电测试和试验
B:不停电测试和试验
C:停电检修维护工作
D:不停电检修维护工作
根据Q/GDW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在线监测装置的显著位置应有哪些设备标志()?
A:产品型号、名称
B:生产厂名、音标
C:出厂编号
D:出厂年月
E:基本参数
750kV输电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m。
A:6
B:7
C:9
D:11.5
正常巡视 
330kV输电线路,在交通困难地区导线与地面允许的最小距离()m。
A:5.5
B:6.5
C:7.5
D:8.5
依据《跨区输电线路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对于导线非水平布置的线路,根据舞动幅值的计算情况,适当()相间距离,不宜采用()、()相间距较小的塔型。
A:增加
B:减少
C:紧凑型
D:紧缩型
E:常规性
220kV带电检测绝缘子,当发现同一绝缘子串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到()时,应立即停止检测。
A:5;
B:6;
C:3;
D:4。
在220kV线路上对保护间隙距离整定值推荐为()m。
A:0.6~0.65;
B:0.7~0.8;
C:0.8~0.85;
D:0.9~0.95。
输电线路保护区 
钢筋混凝土杆保护层不应腐蚀脱落、钢筋外露,普通钢筋混凝土杆不应有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缝隙宽度不应超过0.2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不应有裂纹。
以下()不属于绝缘工具。
A:绝缘绳索;
B:螺丝起;
C:绝缘操作杆;
D:绝缘硬梯。
依据《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位于15mm冰区、相对高差较大、连续上下山等局部地段的铁塔,必要时覆冰工况应按每相导线和每根地线同时作用纵向不平衡张力进行计算,导线不平衡张力取最大使用张力的(),地线取最大使用张力的()。
A:5~10%
B:10~15%
C:10%~20%
D:20%~25%
消弧绳的灭弧能力取决于()。
在新建线路运行初期,导线表面有毛刺或架线过程中可能有导线与金具的损伤,导线容易起晕,无线电干扰值普遍()。
A:偏低
B:偏高
C:很高
D:很低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杆塔结构尺寸()?
A:杆塔高度的确定应满足导线对地或对被交叉跨越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
B:档距中央导地线间距离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C:导线与杆塔空气间隙应满足内过电压、外过电压和运行电压下电气绝缘要求
D:地面电磁环境应满足控制指标要求
绝缘工具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
A:全部
B:部分
C:全部或主要
D:主要
依据《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各类杆塔在断线情况下的断线张力或纵向不平衡张力均应按()荷载计算。
A:动态
B:静态
C:可变
D:永久
根据Q/GDW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数据采集单元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低于()小时,电源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低于()小时。
A:25000
B:50000
C:75000
D:100000
绝缘保护绳有()两类。
A:人身绝缘保护绳;
B:两眼绝缘绳;
C:无极绝缘绳;
D:导线绝缘保护绳。
在运输过程中,绝缘工具应装在()、()或(),以防受潮和损伤。
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熟知有关规程制度,经常分析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措施,如发生事故,应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
输电线路与()、()交叉,应采取独立耐张段。
750kV输电线路,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
A:2.5
B:3
C: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