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简述藻类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机制。
酚二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可加3-5ml氨水显色。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时,样品用()提取、()萃取和()萃取和()法净化。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定,每()个样品或每批次须分析一个平行样,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
A:10;10%
B:10;20%
C:20;10%
D:20;30%
鱼类急性毒性测定时,使用重铬酸钾为参考毒物。
用抗坏血酸还原—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五氧化二磷时,配制的钼酸铵溶液应贮于棕色玻璃瓶中,在冰箱内保存。
采集SO2用的是富集采样法。
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时,对热解吸仪的要求。
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A: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B: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C:行营离子的活度系数
D:晶体膜的厚度
《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l-、Br-、NO-2、NO-3、PO3-4、SO2-3、SO2-4)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799-2016)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定,每批次颗粒物滤膜样品或降尘样品,应至少分析2个实验室空白,空白平行样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应≤()%。
A:5
B:10
C:20
D:2
采集NO2吸收管前不用加氧化管。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填写物质的化学式)()g。
如何检验含酚废水是否存在氧化剂?如有,应怎样消除?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若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应在测定前用1mol/LNA.OH溶液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至中性。
按照规定的条件保存样品,并应于采样后一周内分析完毕。
萃取水中氯苯类化合物出现乳化现象时,可采用加浓硫酸或采取()及()等方法进行破乳。
电导率仪法测定水的电导率时,实验用水的电导率应小于()us/cm,一般是蒸馏水再经过离子交换柱制得的纯水。
三氯乙醛在水中以其水合物-水合三氯乙醛存在。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采集水样时,如样品中有树叶、碎石块等,将异物从样品中取出后,该样品有效。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9-2016)规定,测定氯化氢所配的试剂均贮存于玻璃瓶中。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现行生活饮用水的挥发酚标准限值为()mg/L。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mg/L。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的筛。
A:20
B:60
C:80
D:100
采集好的硝基苯类样品应避光保存以防止硝基苯挥发,样品应在冰箱2~5℃存放,()d内分析完毕。
A:1
B:2
C:7
对于一般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以一定的间距划分网格进行测量。
土壤中通常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系、()系、()系和()。
采用碘量法测定废气中氯气含量时,应选用()吸收液采样。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丙酮
C:乙酸锌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时,应该用玻璃磨口瓶采集样品。
离子色谱仪中的抑制器有哪三种主要作用?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时,使用的色谱柱为长2m、内径为2mm、内装TDX-01碳分子筛的不锈钢柱。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规定:环境空气API计算时,因仪器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获得有效日均值,一律视为()。
A:超过100
B:超过150
C:100
D:低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