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化学分析工
一个样品分析的准确度不好,但精密度好,可能存在着()。
A:操作失误
B:记录差错
C:使用试剂不纯
D:随机误差大
以下有关有机沉淀剂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
B:生成的沉淀相对分子质量大
C:生成的沉淀体积庞大疏松
D:生成的沉淀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和洗涤
向51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40%(密度1.3)的H
2
SO
4
溶液24ml,所得溶液的PH值等于7,求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S=32,Na=23,O=16,H=1)
用总体不合格品率衡量产品质量的双侧限验收方案包括()。
A:同时控制两侧不合格品率
B:控制两侧不合格品率之和
C:控制上限不合格品率
D:控制下限不合格品率
在光度分析中,吸光度愈大,测量的误差愈小。
在分析过程中,若是怀疑因玻璃仪器引起的误差,可通过()纠正,若是怀疑因试剂引起的误差,可通过()纠正。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较长时间后,要检查()的准确性,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结果的可靠性。
A:灵敏度
B:波长
C:光源
D:读数范围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
有机物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常先将其转化为碘离子,然后用溴水将其氧化为()形式后,再用碘量法测定。
A:高碘酸根离子
B:碘酸根离子
C:次碘酸根离子
D:碘分子
下列叙述属于气体化工样品误差产生原因的是()。
A:严格试漏
B:气体混合物分层
C:采用短的、孔径小的导管
D:调整流速
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机理,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溶质和溶剂分子结构愈相似,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
B:溶质本身的介电常数愈大,在介电常数愈大的溶剂中愈不易溶解
C: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的化合物,比较容易溶解于水
D:邻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化合物CH3一△一CH3的名称是()。
A:1.1--"甲基环丙烷
B:1,2-Z.甲基环丙烷
C:1。3---"甲基环丙烷
D:二甲基环丙烷
以下色谱术语中,经过压力校正的有()。
A:调整保留时间
B:净保留时间
C:净保留体积
D:比保留体积
某AgNO
3
溶液1.0ml,恰好与1.0mg的CI-(CI的摩尔质量为35.45g.mol)反应完全,AgNO
3
溶液的浓度(mol/L)为:()。
A:0.0028
B:0.014
C:0.028
D:0.14
25℃纯水的PH为()。
燃烧瓶中的封闭液一般采用(),氯气纯度分析取样管的封闭液一般采用()。
在是分析工作中,衡量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是()。
A:绝对误差
B:标准偏差
C:相对误差
D:平均值
微库仑仪的设备组成中,()是微库仑滴定反应的心脏
A:裂解管
B:微库仑放大器
C:滴定池
D:进样器和裂解炉
对组成分布不均匀试样的采取和制备一般分()四个步骤。(如赤铁矿石试样的采取及试样制备)
ppm表示()浓度。
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是()。
A:原子
B:电子
C:离子
D:分子
钨、钼、铁等在酸性溶液中都能与()形成无色配合物,因此,常用它作某些合金钢的溶剂。
A:氢氟酸
B:高氯酸
C:硝酸
D:磷酸
测定闭口闪点时,使用电热装置加热时,应注意()。
A:闪点低于50℃的试样,从开始到结束要不断搅拌
B:闪点低于50℃的样品,从开始到结束温度每分钟升高1℃
C:闪点高于50℃的试样,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
D:闪点高于50℃的试样,开始加热时要进行定期搅拌
在非水溶剂中滴定碱时,常用的滴定剂是()。
A:HClO4
B:HNO3
C:H2SO4
D:HCl
光的吸收曲线表明:()。
A:同一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处有一个不受浓度影响的最大吸收峰
B:显色剂的用量不能太多,否则引起副反应
C:不同显色反应应需要不同的温度
D:吸光物质浓度越大时,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吸收峰越高
为什么莫尔法只能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5)溶液中进行?
测定挥发分的原理是什么?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必须()。
A:消除系统误差
B:增加测定次数
C:多人重复操作
D:增加样品量
系统误差的正负、大小一定,是单向性的,主要来源有()、()、()。
温度对电导率测定的影响表现在()。
A:温度变化造成溶液浓度变化
B:温度变化造成离子活度变化
C:温度变化使溶液中粒子间作用力改变
D:温度变化造成溶液粘度变化
首页
<上一页
185
186
187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