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中,关于布置临时房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尽可能利用已建的永久性房屋为施工服务
B:办公用房不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C:作业人员宿舍一般宜设在现场附近,方便工人上下班
D:食堂宜布置在生活区,也可视条件设在施工区与生活区之间E.为减少临时建筑,也可采用送餐制
某大楼玻璃幕墙工程由A公司承担施工。隐框玻璃幕墙采用的中空玻璃由A公司委托玻璃厂加工,采用两道密封,第一道为丁基热熔密封胶密封,第二道采用聚硫密封胶密封胶缝尺寸由玻璃加工厂按普通门窗中空玻璃的胶缝尺寸确定。隐框幕墙的玻璃板块由A公司下属加工厂制作,玻璃与铝合金框采用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半隐框玻璃幕墙采用单片镀膜玻璃,其玻璃面板上墙安装就位后,直接在现场注胶,玻璃的镀膜面朝向室外一侧。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板块制作时间是2009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安装时问是同年10月30日至11月10日,板块制作中,按规定做了剥离试验,均合格。在幕墙构件制作安装前,A公司对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分别制作了试样,委托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测三项主要物理性能。根据设计图纸,隐框幕墙立柱跨度有3200mm、3400mm和3600mm三种规格;幕墙除分格高度根据立柱跨度不同按比例有所增减外,其所用主材型号、品种、胶缝尺寸以及作用于幕墙单位面积上的力均相同。A公司的试样是按立柱跨度3400mm制作的。 问题 1.指出隐框玻璃幕墙所用的中空玻璃加工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和正确做法。 2.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安装时间是否正确?如何判定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剥离试验结果是合格的? 3.指出并纠正半隐框玻璃幕墙玻璃面板安装的错误。 4.A公司制作的幕墙三项主要物理性能试样是否正确?为什么?
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和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称作()
A:中性点接地
B:工作接地
C:保护接地
D:工作接零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A:7d
B:14d
C:21d
D:28d

背景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
(1)招标工作中发生以下事件:
1)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并负责组织召开并主持招标预备会议与开标会议。
2)五家单位参加投标,其中乙公司在投标截止日期时间之前报送的新报价方案在原报价的同时提出报价降低新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企业盖章后送招标方,招标方以“一标一投”为理由拒绝该公司报送新的方案。
3)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了甲建筑工程公司为总承包单位。
(2)业主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中有如下条款:
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
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为加强工程进度,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3)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根据招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招标过程中发生事件存在哪些不妥?并说明理由。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在总承包合同中,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总价合同是否妥当?为什么?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或理由。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本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合理?给出正确做法或理由。

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承包了一幢6层综合楼内部装修改造工程。该综合楼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在设计交底时,建筑装饰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对装修设计提出以下几点修改意见:
(1)电话总机房的地面装修材料可采用硬PVC塑料地板;
(2)地上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墙面装修材料可采用防火塑料板;
(3)办公室的吊顶为轻钢龙骨,饰面材料可采用纸面石膏板;
(4)贵宾室窗帘可采用纯麻装饰布。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提出走廊墙面装修中,消火栓门的材料及材料颜色应与其四周的装修材料一致。
事件二:纯麻装饰布材料进场时,监理工程师要求由施工单位材料员自行取样后直接送交具备相关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
事件三: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时,测得木材含水率为15%,监理以含水率过大为由不同意进行阻燃处理。
事件四:装修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将原有防火门框及表面加装装饰木贴面材料及其他装饰,适当加大门框尺寸、缩小门的尺寸,保证门缝合适、启闭顺利。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指出在技术交底时,项目经理提出的四点意见是否合理?并分别说明原因。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事件一中,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事件四中,建设单位关于防火门装饰及改动的要求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建两栋15层的框架结构工程。合同约定:①钢筋由建设单位供应;②工程质量保修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执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审批。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某批次钢筋使用计划按时组织钢筋进场。 事件2:因工期紧,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每5层1次竖向分阶段组织验收的措施,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修改,其施工部署中劳动力计划安排为“为便于管理,选用1个装饰装修班组按栋分2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 事件3: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基础部分回填土的密实度未达到要求,责令整改。 事件4:工程最后1次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1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进行,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事件4中,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写出本工程合理的竣工日期。
临界力的大小与( )有关。
A:压杆的材料
B:杆件受外力的大小
C:压杆截面形状与大小
D:压杆的长度
E:压杆的支承情况
注浆地基包括( )。
A:水泥注浆地基
B:硅化注浆地基
C:旋喷注浆桩地基
D:加筋土地基
E:土工织物地基。
东北某市新建一建筑面积39600m2的文化体育中心工程,地上6层,地下2层,局部埋深9m。工程选址位于某山坡,一半基础须回填,混凝土灌注桩局部桩承台加整体狡板基础,地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层会议厅主梁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1000人餐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现场张拉。体育场中心屋盖局部为焊接球钢网架上覆玻璃幕,其他部位局部为混凝土屋面。围护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均采用P8的防水混凝土,并附加3+3两层SBS卷材防水层,室内防水为水泥基涂抹防水,屋面防水为3+3两层SBS卷材防水层。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并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质量计划》。其中规定:土方开挖过程中,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混凝土灌注粧检查查验桩位偏差、桩顶标高、桩底沉渣厚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监理工程师要求重新编制。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质量计划》。其中规定:防水混凝土工程检查防水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掺合料、外加剂)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屋面防水工程检查基层状况(包括干燥、干净、坡度、平整度、分格缝、转角圆弧等)、卷材铺贴(胎体增强材料铺设)的方向及顺序、附加层、搭接长度及搭接缝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求重新编制。 事件三: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了分部工程验收,项目部提供了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控制资料。总监理丁程师要求补充。 【问题】 1.事件一中,土方开挖工程过程质量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2.事件一中,混凝土灌注粧检查查验的内容还有哪些? 3.事件二中,防水混凝土工程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4.事件二中,屋面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5.事件三中,质量控制资料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背景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m2,地下1层,地上1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共有甲、乙、丙等8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后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部分条款约定如下:(1)本工程合同工期549d;(2)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3)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措施费包干使用;(4)因建设单位责任引起的工程实体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予以调整;(5)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 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情况是:土石方工程量650m3,定额单价人工费8.40元/m3、材料费12.00元/m3、机械费1.60元/m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后,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进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五: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期,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正式的书面索赔报告。 事件四中,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要求,在劳务分包单位进场时,甲施工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哪些资料进行备案?
下列各项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计价方法属于计划定价模式
B:该计价方法是介于计划定价模式和市场定价模式之间的过渡模式
C:该计价方法属于市场定价模式
D:该计价方法建立在不完全市场基础上
可不在现场入口处醒目位置公示的内容是()。
A:工程概况
B:安全规定
C:质量管理措施
D:文明施工规定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常见影响有()。
A: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作业等产生的噪声排放
B:施工现场生活垃圾
C:现场钢材、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消耗
D: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尾气E.现场用水、用电等的消耗

某施工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了某20层大厦的玻璃幕墙施工任务,并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70d,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方案并提交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1)在立柱和支座接触面之间加防腐隔离刚性垫片。
(2)立柱在预装、初步定位和自检合格后,正式焊接牢固。
(3)横梁两端与立柱连接处用铆钉铆接后,嵌入密封胶密封。
(4)打胶时先打横向胶,后打竖向胶;竖向胶缝宜自下而上进行,胶注满后,应检查是否有气泡等。
(5)幕墙钢龙骨架进行二次防腐处理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6)幕墙上端封口设置挡水板,防止雨水渗人室内。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问题】 1.该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编制该施工方案的步骤是怎样的? 2.该设计交底会议应由谁主持?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设计交底会议记录的重点是什么? 3.隐框玻璃幕墙中的板块与金属框之间完全靠结构胶黏结,其结构胶要承受哪些作用力? 4.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请指出来,并改正。
目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针对()。
A:质量问题
B:技术事故
C:环境事故
D:生产事故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d。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2: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3:截止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4: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和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5: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为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3.事件3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4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5.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处,每处(),且不得少于3处。
A:1、5m2
B:2、5m2
C:2、10m2
D:1、10m2
关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对环境温度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铺设时,温度不应低于5℃
B:采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设时,温度不应低于10℃
C: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温度不应低于56C
D: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温度不应低于-5℃
PDCA循环就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它属于()基本方法。
A:过程控制
B:目标控制
C:总体控制
D:技术控制
背景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造一座高档写字楼,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已明确,功能布局及工程范围都已确定,业主为减少建设周期,尽快获得投资收益,施工图设计未完成时就进行了招标。 (1)招标工作中发生以下事件: 1)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0万元。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招标事务,并负责组织召开并主持招标预备会议与开标会议。 2)五家单位参加投标,其中乙公司在投标截止日期时间之前报送的新报价方案在原报价的同时提出报价降低新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企业盖章后送招标方,招标方以“一标一投”为理由拒绝该公司报送新的方案。 3)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了甲建筑工程公司为总承包单位。 (2)业主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时,由于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通过多次协商,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中有如下条款: 1)工程合同额为1200万元,总工期为10个月。 2)本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乙方在报价时已考虑了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措施费用与各种材料涨价等因素。 3)甲方向乙方提供现场的工程地质与地下主要管网资料,仅供乙方参考使用,甲方不对由此带来的费用及工期负责。 4)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为加强工程进度,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单位。 (3)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或理由。
根据( ),土可划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
A:地质成因
B:坚硬程度
C:开挖的难易程度不同
D:粒径和塑性指数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既可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地基,还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的是()。
A:灰土地基
B:砂和砂石地基
C:粉煤灰地基
D:矿渣地基
关于楼梯面层施工的做法,符合技术要求的是()。
A:水泥混凝土面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相差不应大于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
B:水泥混凝土面层: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为8mm
C:水磨石面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相差不应大于10mm,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mm
D:水磨石面层:旋转楼梯梯段的每踏两端宽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E:花岗石面层:楼层梯段相邻踏步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
属于发、承包方应该在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有( )。
A:丁程计量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式、数额及时间
B:关于工程中施工图纸的管理办法
C: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编制与核对、支付及时间
D:关于T程中的奖罚条件和数额
E: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间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B: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C: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D: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E: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初步调查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临时建筑建设场地应具备路通、()的条件。
A:水通
B:电通
C:讯通
D:平整
土方开挖时,基坑边坡坡度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A:土体含水量
B:基坑深度
C:土体类别
D:基坑开挖宽度
E:周围场地限制
案例分析题(20分) 【背景资料】: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2800m2,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金思想、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 事件二:施工单位编制的项目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包括有: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应急准备与响应、教育培训。检查组认为安全措施计划主要内容不全,要求补充。 事件三:施工现场入口仅设置了企业标识牌、工程概况牌,检查组认为制度牌设置不完整,要求补充。王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四:检查组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本次安全检查进行了评价,汇总表得分68分。 【问题】: 1、除事件一所述检查内容外,施工安全检查还应检查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安全措施计划中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3、事件三中,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哪些制度牌?现场工人宿舍应如何整改? 4、事件四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本次检查应评定为哪个等级?
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