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用于反映网织红细胞生成相对速率的指标是()
A:RET
B:RET%
C:MCVr
D:RDWr
E:RPI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4~6.8
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
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B后方能使用
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E:以上都是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B细胞的主要免疫功能()
A:产生抗体
B:递呈抗原
C:分泌细胞因子
D:参与免疫调节
E:细胞毒作用
一般不用作培养基抑制剂的是()。
A:胆盐
B:煌绿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E:染料
大多数毛细胞白血病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A:SmIg阳性
B:CD2阳性
C:CD14阳性
D:CD13阳性
E:CD33阳性
交叉配血试验中,次侧代表()
A:患者红细胞+供者血清
B:患者血清+供者红细胞
C:患者血清+患者红细胞
D:供者血清+供者红细胞
E:供者红细胞+患者红细胞
做PAgT时,试验前1周内病人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其原因是()
A: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B:阿司匹林促使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C:阿司匹林根本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其聚集
D:阿司匹林可减弱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聚集
E: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促进其聚集
是叶酸的拮抗剂()
A:次黄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HGPRT
D:氨甲蝶呤
E:叶酸
低钾血症是指血K+浓度()
A:低于3.0mmol/L
B:低于3.5mmol/L
C:低于4.0mmol/L
D:低于4.5mmol/L
E:低于2.5mmol/L
免疫球蛋白定量的常用方法是()
A:免疫比浊法
B:蛋白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ELISA
E:双向琼脂扩散
在酶活性测定的试剂中,哪一种试剂最重要()
A:活化剂种类和浓度
B:复构剂种类和浓度
C:底物的种类和浓度
D:辅因子的浓度
E:抑制剂种类和浓度
尿胆原检测()
A:还原法
B:重氮反应法
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酸碱指示剂法
E:偶氮反应法
黏液纤维状物黏附于非晶形尿酸盐或磷酸盐,所形成的一种圆柱体称为()
A:黏液丝
B:纤维丝
C:管型
D:假管型
E:类圆柱体
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A: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时与过量抗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
B:标记抗体与非标记抗体同时与限量抗原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
C: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抗体进行非竞争性免疫结合
D:标记抗体与非标记抗体同时与过量抗原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
E: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抗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
检查前列腺主要检查()
反应精囊功能的是()
A:酸性磷酸酶
B:精浆果糖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
A:氯离子
B:钠离子
C:钾离子
D:钙离子
E:磷离子
关于M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M蛋白是免疫球蛋白
B:M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C:M蛋白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D:M蛋白是膜免疫球蛋白
E:M蛋白是多聚体免疫球蛋白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
A:"篮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中多见
B:形态学检查(含细胞化学)不能最后确诊
C:骨髓中红系细胞>50%,可见幼红细胞呈巨幼样变,NEC中原始细胞≥30%
D: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30%NEC
E:骨髓中原粒细胞占NEC的≥90%
F: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30%NEC
G:Auer小体较多甚至成"捆柴状"
H:异常嗜酸性细胞>5%
外周血检查中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最可能诊断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慢性病性贫血
患者,男,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斑淤点为主诉收入院。查体有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取脑脊液沉淀涂片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菌可能为()
A:脑膜炎奈瑟菌
B:淋球菌
C:肠球菌
D:卡他布兰汉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菌培养需用()
A:巧克力血平板
B:嗜盐菌选择培养基
C:血琼脂培养基
D:SS培养基
E:碱性蛋白胨水
丝虫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微丝蚴血症
B: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C:夜现周期性
D: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E:隐性丝虫病
属于多倍体细胞的是()
A: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巨核细胞
尿白细胞(酯酶)试带法检测原理是()
A:重氮盐法
B:酸碱指示剂法
C:酯酶法
D:改良Ehrlich法
E:邻甲苯氨法
人B细胞具有的丝裂原受体为()
A:PHA
B:LPS
C:PWM
D:Con-A
E:SPA
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为()
A:CD3
B:CD4
C:CD8
D:CD1
E:CD2
患者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达150×109/L,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骨髓纤维化
E:急性细菌性感染
在人体组织中ACP含量最多的是()
A:肝脏
B:心肌
C:血细胞
D:肾脏
E:前列腺
下列哪种疾病凝血酶时间延长()
A:Ⅺ因子缺乏症
B:Ⅶ因子缺乏症
C:血友病A
D:ITP
E:肝素治疗
在抗原和抗体反应时加入豚鼠血清,用荧光标记的抗补体抗体示踪的是()
实验中由针对抗原的第一抗体和用荧光标记针对第一抗体的第二抗体相继作用的是()
用FITC和RB200标记不同的抗体,对同一标本做荧光染色为()
用特异荧光抗体滴加在标本上,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夹心法
D:补体结合法
E:双标记法
女,45岁。发病时乏力,食欲不振,有时恶心,轻度腹胀,尤以下午明显,反复发病6年,AST、ALT升高。近一个月复查:ALT150U/L,AST170U/L,总胆红素23μmol/L,直接胆红素10μmol/L,A/G0.7,HBsAg、HBsAb、HBeAg、HBeATL、HBcAb均阴性和抗HAV-IgM阴性,无家族肝炎史,本人无受血史,但有手术史。以下所列几种肝炎中考虑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慢性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及丙型肝炎双重感染
D:甲、乙、丙型肝炎三重感染
E:慢性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重叠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