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企业购人A材料200吨,每吨500元;B材料100盹,每吨300元。企业以现金支付购人A材料和B材料的运费计1600元。按两种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运费分配率1600÷(500+300)=2元/吨,A材料和B材料应分配的运费分别为()。
A:500元和300元
B:1000元和600元
C:300元和500元
D:600元和1000元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会计分录为()。
A:借:原材料——A材料10——B材料60;贷:库存现金1600
B:借:库存现金1600;贷:原材料——A材料1000;——B材料600
C:借:库存现金1600;贷:在途物资——A材料1000——B材料600
D:借:在途物资——A材料1000——B材料600;贷:库存现金1600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回事。
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回归方程法
B:简单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半数平均法
E:时距扩大法
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的会计核算指标有()。
A:上期发生额
B:期初余额
C:本期增加发生额
D:本期减少发生额
E:期末余额
结账的基本程序如下:()。
A: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B: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C: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各项费用分别从各有关账户中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清所有损益类账户,计算确定本期的经营成果
D:结算出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结转下期
E: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红字结账的方法
企业职工因公外出预借差旅费时填制的“借款单”属于()。
A:自制原始凭证
B:外来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原始凭证的附件
资产类账户结构()
A:借方登记增加额
B:贷方登记减少额
C:借方登记减少额
D: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
E:期末一般为贷方余额
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尽量细化会计科目的设置,以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
B: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
C: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D: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的一致,便于指标的可比和逐级汇总
E:会计科目的名称含义要确切,内涵要清楚,外延要明确
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以采用数量金额式格式的是()。
A: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B: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C: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D: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下列选项中,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1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
A: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B:账簿的错记
C:存在的未达账项
D: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E:财产物资因管理不善发生变质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
A:平衡预算
B:净出口
C:国际贸易原理
D:复式记账原理
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A:E=(ΔA/ΔB).(B/A)
B:E=(ΔB/ΔA).(A/B)
C:E=(ΔB/B).(ΔA/A)
D:E=(B/ΔB).(A/ΔA)
根据凯恩斯理论,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
A:交易动机
B:储备动机
C:谨慎动机
D:投机动机
E:以上都是
费用类账户结构类似资产类账户,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结转的费用。
采用直接标价法时,一国汇率的上升意味着()。
A:外国货币价值不变
B:外国货币贬值
C:本国货币价值不变
D:外国货币升值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B:边际税收倾向提高
C:边际进口倾向提高
D:边际储蓄倾向提高
E:汇率下降
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全文共分七章、五十二条,主要内容如下()。
A:总则
B: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C:会计监督
D: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E:法律责任和附则
在借贷记账法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一定等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的基础上,对每项经济业务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去登记账户。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
C:会计等式
D:会计报表
E:试算平衡表
企业本月销售甲产品4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00元,企业执行的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则销售甲产品的应收账款为()。
A:80000元
B:93600元
C:13600元
D:66400元
某大型企业对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60%是高中及以上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估计该企业全部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比重是()。
A:在56%至64%之间
B:在58%至62%之间
C:大于64%
D:小于58%
企业购入A材料500吨,每吨500元;8材料300吨,每吨300元。企业以现金支付购入A材料和B材料的运费计1600元。按两种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运费分配率=1600÷(500+300)=2元/吨,A材料和B材料应分配的运费分别为()。
A:500元和300元
B:1000元和600元
C:300元和500元
D:600元和i000元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会计分录为()。
A:借:原材料——A材料1000
B:借:库存现金1600
C:借:库存现金1600
D:借:在途物资——A材料1000
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表7—4所示(单位:元)。 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960000元,利润总额340000元,应交所得税85000元,利息支出15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经批准转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5600元。 (2)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年第一季度财产保险费8000元。 (3)购人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68000元。 (4)结算本月工资总额24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83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6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1000元。 运用上年有关资料计算以下比率,其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率为36%
B: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5%
C:产权比率为56.25%
D:总资产报酬率为26.30%
下列关于实地盘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实物资产清查的重要方法
B:工作量大,但所确定的数字较准确
C:适用范围较广,要求严格
D:事先科学码放实物资产,有助于提高清查速度
E:适用于清查大多数的实物资产,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砂石等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等。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E:产权比率
当一个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要增加国民收入,可采取的措施是()。
A: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B:阻碍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C:降低边际消费倾向
D:提高边际储蓄倾向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A:描述统计
B:理论统计
C:推断统计
D:应用统计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会计的基本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