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标准员

对高度30m以下的物料提升机基础,当设计无要求时,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厚度不小于()mm。
A:200
B:250
C:300
D:500
行业标准是对()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
A:地方标准
B:出口产品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但通常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得小于()。
A:300mm
B:500mm
C:1000mm
D:5000mm
下列楼板中,()的板为双向板。
A:板的长宽比为3:1
B:板的长宽比为7:1
C:板的长宽比为4:1
D:板的长宽比为3:2
项目管理的组织职能包括:()①组织交流;②组织设计;③组织学习;④组织联系;⑤组织运行;⑥组织优化;⑦组织行为;⑧组织调整
A: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⑤⑥⑦
C: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④⑥⑦
当承包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其提供的材质证明和材料备案手册。()
热轧钢筋按()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HPB300、HRB335、HRB400和RRB400。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冷拉强度
以下不属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建设工程的是()
A:土木工程
B:建筑工程
C:交通工程
D:装修工程
房屋建筑图中的尺寸分为()三种,绘图时应根据设计深度和图纸用途确定所需注写的尺寸。
A:总尺寸,定位尺寸,细部尺寸
B: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细部尺寸
C: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
D:构造尺寸,实际尺寸,缝隙尺寸
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中,A表示()。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处置
按照标准体系的概念,()是工程建设某一领域的所有工程建设标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和衔接,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体。
A: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B:标准体系
C:技术标准体系
D:管理标准体系
桥台只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在分包服务中,一般可通过分包合同,对分包服务进行动态控制。()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含量过多。
A:Ca(OH)2
B:3Ca•Al2O36H2O
C:CaSO42HO
D:Mg(OH)2
下列选项中,属于项目部设置的最基本的岗位的是()。
A:施工员
B:安全员
C:机械员
D:劳务员
E:测量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检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B:总包单位负责其合同范围内施工现场检测工作的实施
C:分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检测工作的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
D:施工单位不可自行进行检测,只能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工程建设标准一般可分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综合性标准、质量标准,该分类方法属于()法。
A:对象分类
B:性质分类
C:属性分类
D:层次分类
按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是指埋置深度为()的基础。
A:<3m
B:>3m
C:<5m
D:>5m
可用性中建筑物理功能包括:()。
A:采光
B:通风
C:采热
D:隔声
E:隔热
湖南省工程建设强制性地方标准的编号为()。
A:DB43
B:DB43/T
C:DBJ43
D:DBJ43/T
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点是()。
A:思想观念问题、管理体制问题
B:运行机制问题、基础工作问题
C:队伍建设问题
D:市场准入问题
制定管理标准时,必须在标准化人员的指导下,由现场工作人员参加。
当过梁跨度不大于1.2m时,可采用砖砌平拱过梁。
工程质量问题最基本的因素是()。
A:违背建设程序
B:违反法规行为
C:地质勘察失真
D:设计差错
E: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现行建筑抗震规范是以6度作为设防起点。()
如果一个总体是由质量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则宜采用()。
A:整群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工程建设标准一般划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该分类方法属于()法。
A:对象分类
B:性质分类
C:属性分类
D:层次分类
某综合办公楼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见表l。 表1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下列工序质量控制活动中,()项工作属于事前主动控制。
A:操作前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B:使用合格材料
C:作业前检查作业机具
D:对工序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施工,抗震等级为三级,主要结构钢材品种为HPB300.HRB400E,柱筋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 根据本项目情况.标准员编制了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落实计划表,见表1。 表l××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落实计划(摘录) 本工程一次进场HRB400E钢筋65t,则按规定至少需取样()组试件。
A:1
B:2
C:3
D:4
标准员的作用包括()。
A:为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B:为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提供支撑
C:促进了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D:为提高标准科学性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