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大约从()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我国小学德育的构成有()。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情感教育
以下
不属于
言语讲解应注意的一项是()
A:言语要简洁、概括与形象化
B:同时讲解动作的结构和具体要求,以及动作包含的基本原则
C:不仅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D:过度的讲解,数量一般应控制在100%~150%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和()。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班上同学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如游泳、武术、桥牌等等。已知: (1)班上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2)班上有同学喜欢围棋 (3)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 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符合事实,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
A: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
B: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至少有一人喜欢围棋
C: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不喜欢围棋
D:班上只有少数同学喜欢围棋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A:小型化
B:个别化
C:现代化
D:心理学化
E:个性化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哪本著作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教育学》
C:《政治学》
D:《普通教育学》
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两种常用的问题行为的辅导技术是()。
A:行为契约和序列式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法
B:单方契约和序列式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法
C:行为契约和单方契约
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他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这样的布置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陷入忧愁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办法吧”。这种情绪调节法属于()。
A:环境调节法
B:语言暗示法
C:情绪转移法
D:请人引导法
()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设防心理
效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教师体罚学生,在学校与学生间构成了特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应由()作为被告
A:教师
B:校长
C:学校
D:学生
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维纳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教师可以剥夺学生的荣誉称号和智力劳动成果。( )
-5ºC比5ºC低()度。
A:5
B:10
C: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旬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涅在其所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动作技能和态度及()。
A:表达技能
B:智力技能
C:学习策略
D:行为策略
把3.24亿改写成“一”作单位的数是()。
A:3240000000
B:32400000
C:324000000
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班主任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采取统一的教育方法。
依法治教的基本意义是什么?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首页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