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控石油钻井井控
起管柱时未(),静液压力降低能造成溢流、井涌。
A:循环洗井
B:灌满井液
C:观察井口
D:及时检测
井底的负压差越大,进入井内天然气越多,大量的天然气可能形成气柱所以若不及时关井,很快会发展成为井喷。()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以及其他方面的变更,可能影响应急预案的正常实施。
A:施工环境
B:人员
C:技术
D:设施
井控装备的报废管理,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控装备判废管理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408号),经()井控管理部门技术认定后办理报废手续。
A:油田公司
B:集团公司
C:油田公司及二级单位
D:勘探局及二级单位
闸板防喷器要安装和钻机气路联动的钻杆防提装置,该装置按扭盒安装在钻机操作台上,其气路与防碰天车气路()联。
A:并
B:串
C:混
D:都可以
已知测得的压井泵速25冲/分钟时的循环立压为3MPa,钻进时发生溢流关井后求取的立压为3MPa,套压为5MPa,已知终了循环总压力为3.3MPa,钻具内容积为1543冲。现进行司钻法压井第二循环周操作,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应该()。
A:增加节流阀的开度
B:减小节流阀的开度
C:泵速不变,节流阀也不需要调整
D:减小泵速
H
2
S对人体伤害的部位主要是眼睛、喉道和呼吸道,它会使人的这些部位发生炎症与坏死。
对于螺纹悬挂式套管头的安装,要按钻井设计要求试压,稳压()min,压降不应超过0.5MPa。
A:5
B:10
C:20
D:30
起钻时灌入钻井液体积小于起出钻柱体积,是发生井漏的显示。
按照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规定,()溢流不允许长时间关井不作处理。
A:原油
B:水
C:天然气
D:油气混合物
测井或空井时溢流的预兆
装备现场安装及试压过程中钻井监督及井队值班干部应()。
A:在现场负责协调
B:指挥
C:验收
D:合格后签字确认
E:合格后签字
防喷器法兰厚度最大减薄量超过标准厚度()应强制判废。
A:12.5%
B:15%
C:20%
D:25%
井控设备主要有()个部分组成。
A:五
B:六
C:七
按《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关井后根据()的变化,确定处理措施或压井方案。
A:油管压力
B:油管压力和套管压力
C:套管压力
D:地层压力
如果在起钻前,钻具内(A侧)泵入一定数量的重钻井液,停泵卸方钻杆后液面已稳定,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钻具内(A侧)钻井液作用于井底的压力未变
B:环空(B侧)钻井液作用于井底的压力上升
C:钻具内(A侧)与环空(B侧)钻井液作用于井底的压力相同
D:泵入重钻井液的前后,井底压力未变
低泵冲排量是正常钻进排量的2/3-3/4。
探井钻井中对已钻过的地层应及时组织测井,有测试条件的井段,要测试已打开的油气水层的()值,为做好下步井控工作提供依据。
A:地层压力
B:深度
C:含油气饱和度
D:孔隙度
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装备额定工作压力、套管实际允许的抗内压强度两者中的最大值。
井喷是指()。
A:钻进异常高压地层时发生的溢流
B: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池面上见到大量油花气泡
C: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
D:地层流体(油气水)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
某井正常钻进时,环空流动阻力为3Mpa,钻井液柱压力为30Mpa,则正常钻进时,井底压力为33Mpa,停泵后,井底压力为()Mpa。
A:30
B:27
C:33
D:3
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完毕后,应先开节流阀卸压,严禁在高压下开防喷器。
某井井深2000米,钻井液密度1.20g/cm
3
,环空压耗为1MPA,静止时,井底压力为()MPA,循环时井底压力为()MPA。
A:22.5
B:23.5;
C:24.5;
D:25.5。
闸板防喷器在2MPa低压试验时,其目的是检查闸板侧门与壳体的密封。
某井地层压力梯度为0.014MPa/m,平衡地层压力所需要的钻井液密度为()克/厘米
3
(g=9.81)。
A:1.4
B:1.5
C:1.43
D:1.67
井由于井涌而被关闭,并且记录了立压,然而套压表发现坏了,不能正确确定以下哪个压力?()
A:关井套压。
B:初始循环压力。
C:地层压力。
D:井底压力。
井控意识淡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A:根本
B:间接
C:普遍/主观
D:客观/普遍
根据计算可知,抽汲压力一般为0.03~0.13g/cm
3
。
无钻台作业关井操作操作手的职责是发现溢流或接到班长指令后,停止作业,负责发出报警信号、关井信号和负责提升系统操作。
二级井控(关井后压井)的核心就是要做好()。
A:确定准确的钻井液密度
B:溢流的早期发现
C:及时准确地关井
D:正确地实施压井作业
E:汇报
首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