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关于神经性贪食症,正确的是()
A:无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B:无神经性厌食症状出现
C:无引吐导泻禁食行为
D: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行为
E:男性多于女性
患者男,25岁,因易激惹,好斗,攻击他人3h入院,患者在3周前开始每天服用朋友给他的一种药丸以保持自己清醒,应付考试。患者已经好几天几乎没有睡觉,体重明显下降,食欲下降。查体发现患者检查不合作,兴奋躁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瞳孔变小,双手震颤,出汗。常见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有()
A:苯丙胺(安非他明)
B:甲基苯丙胺(冰毒)
C:摇头丸
D:麻黄碱
E:芬氟拉明
F:哌甲酯(利他林)
G:可卡因
男性,26岁。既往性格温和。半年前车祸致脑外伤,近2个月来脾气变得暴躁,常因小事发脾气,摔东西,冲动,做事不顾后果。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
A:分裂型人格障碍
B: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C:人格改变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冲动型人格障碍
女性,25岁,工人。1个月前由于工作失误受到领导当众批评,患者感到委屈,出现失眠、早醒,对前途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少与人交往,认为人心难测,怀疑同事会看不起她,会在背后议论她。近1周来,一反常态,出现兴奋话多,说终于战胜了自己。自我感觉好,自我评价高,说要考北京大学,购买多种复习资料,通宵看书,力争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说领导批评她是嫉妒她的才能,不认为自己有病。将单位送她住院解释为让她来疗养。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住院1周后,又出现卧床少动,少语,不与人交往,说曾经拿了别人的东西未送还,自觉有罪,并说病房里大多数人瞧不起她,警察迟早会把她抓走。此时,你应做何处理()
A:加用抗抑郁药
B:加大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
C:换用卡马西平治疗
D:加大心理治疗的力度
E:加大碳酸锂剂量到治疗量,合并少量抗精神病药物,继续观察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经上述处理,1个月后精神症状消失,能认识自己的病态,应家属的要求带药出院,出院后坚持服药(药量与住院时相同)。约1个月后,与男友发生口角,又出现话多,夸大,整天打电话联系同学、朋友聚会,向父母要钱说要办公司等。此时,宜做何种处理()
A:减少抗抑郁药物剂量
B:进一步加大原有药物剂量
C:立即停药,选用电抽搐治疗
D:换用氯氮平治疗
E:逐渐减少原用心境稳定剂的剂量,换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患者现有的病史材料,你认为此患者应做何诊断()
A:双相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
B: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
C:应激相关障碍
D:癔症性精神障碍
E: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相情感障碍
B:应激相关障碍
C:分裂样精神病
D:癔症性精神障碍
E: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目前较合理的治疗方案是()
A:选用氯丙嗪治疗
B:选用利培酮治疗
C:选用地西泮睡前口服即可
D:选用支持性心理治疗
E:选用碳酸锂治疗,可短期合并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相情感障碍
B:应激相关障碍
C:分裂样精神病
D:癔症性精神障碍
E: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B: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C: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
森田疗法的主要适应证是( )
A:精神病
B:心身疾病
C:躯体疾病
D:神经症
E:人格障碍
同性恋者着异性服装是为了()
A:更像异性
B:讨好异性
C:产生性兴奋
D:吸引同性
E:吸引异性
简述患者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
“客观化时期”是指从出生到()岁这段时间。
作为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 )
A:一类能影响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
B:医疗上限制使用
C:为社会禁止使用
D: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E:癌症病人可常规使用
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明确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
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长方形
C:半圆形
D:三角形
E:菱形
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仍诊断为分裂症,进一步收集病史资料,以往用药最高剂量为氟哌啶醇16mg/d×90d,舒必利1800mg/d×90d,利培酮2mg/d×40d。)()
A: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B:合并心理治疗
C:换用五氟利多
D:肌内注射长效抗精神病针剂
E:增加利培酮剂量至治疗量,观察疗效
F:换用奥氮平
G:告知护理人员注意监督患者服药
H:合并碳酸锂
发生术前焦虑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病人对手术安全性缺乏了解
B:病人对手术医生技术不放心
C:病人对手术疼痛感到害怕
D:担心手术效果
E:以上都是
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 )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下列关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
B: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
C:包括对一些“高危人群”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D: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E:内容包括对病人的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治疗的中立原则( )
A: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与自立
B:不能代替病人作出任何选择与决定
C:不对病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D:一般情况下不能为亲友、熟人进行治疗
E:A与B均正确
关于患者中心疗法,下面哪一项不确切( )
A:重关系轻技术
B:注重调动患者心理上的积极因素
C:咨询师是来访者的朋友,必要时加以引导
D:咨询师在患者心中必须有权威
E:适用于受某些遭受挫折,感到环境严重压力和紧张的人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有“前因一后果”,即前一个行为后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这就是他所谓的( )
A:操作条件
B:中介作用
C:条件作用
D:加强作用
E:强化作用
下列
不属于
抽动症状特点的是( )
A:突发
B:节律性
C:不随意
D: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E: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
如何消除不良情绪()。
A:消除不良情绪的基本途径
B: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C:远离不良情绪
D:情绪的认识
患者男,39岁。精神分裂症。有自伤行为,用香烟头烫自己的皮肤和衣服,每日有一次。因为他喜欢吸烟,故请护士每日检查患者有无烫伤自己的行为,如无烫伤自己的行为,给予半支烟作奖励,口头赞扬其外表。如在这1小时内有烫伤,这一天他就再得不到香烟。此后烫伤频度逐渐减少至4天一次,最后2周他的烫伤行为再未发生。这种治疗方法是()
A:满灌疗法
B:厌恶疗法
C:消退性实践法
D:操作性行为矫正
E:认知治疗
老年期基本人格的特点是( )
A:持续稳定
B:变化迅速
C:变化明显
D:平稳变化
E:以上都不是
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
A:欣快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不协调
E:情感低落
一般人的休闲方式有()、()、工作中心型、自我满足型等。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 )
A:“心理至上论”的医学模式
B:“还原论”的医学模式
C:“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D:“天人合一论”的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对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
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给予心境稳定剂
B:抗精神药物有可能改变人格结构,从而治疗人格障碍
C: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D: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
E:对于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都同样重要
急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患者出现违法行为,应评定为( )
A:完全责任能力
B:有部分责任能力
C:无责任能力
D:无行为能力
E:部分行为能力
下述各项中并非应用锂盐禁忌的是()
A:严重心脏疾病
B:肾功能不全
C:妊娠三个月内
D:重症肌无力
E:血锂浓度为1.0mmol/L
首页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