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法卷一

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5人组成,最高人民法院的合议庭由3人至7人组成。
按调整对象的二元划分,可以将宏观调控法主体分为()
A: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
B: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
C:宏观调控主体和市场规制主体
D: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甲国政府与乙国Peak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环保合同。Peak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有及时依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乙国采取的是相对豁免主义,依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甲国政府订立合同本身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
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说明的事实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本诉中的国家豁免权
C:甲国在其他案件中曾接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这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也可管辖
D:乙国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该判决无效,表明甲国已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
查处“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执法依据有()。
A:《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
B:《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C:《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七条
D:《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
《资政新篇》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主张有()。
A:发展近代经济
B:修铁路
C:建公路
D:造轮船
E:开矿山
依《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互相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在内地不同的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申请人应当选择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出认可和执行的申请
B:被申请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既在内地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申请人可以同时分别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
C: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的期间为一年
D: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认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内地人民法院判决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政策的,可不予认可和执行
一个住所在甲国的乙国公民,在丙国去世并在丁国留有遗产。根据法院地国丙国的国际私法规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法。而乙国国际私法规定,继承应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支配。若丙国法院认为其适用的外国法律包括该国的冲突规范,则丙国法院审理本案件应适用:( )
A:甲国法
B:乙国法
C:丙国法
D:丁国法
下级执法部门应当在收到《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督办通知书》后()工作日内制定案件查处方案,组织调查处理。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甲国新政府于2003年上台,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乙国议会通过议案,谴责甲国的政策,并要求乙国政府采取措施,支持甲国的和平反政府运动;同时乙国记者彼得也撰写了批评甲国政策的文章在丙国报纸上发表。依国际法的相关原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丙国发表反甲国政策的文章涉嫌违反国际法
B:乙国记者彼得的行为并不违反国际法
C:乙国议会的法案的执行并不违反国际法
D:甲国新政府推行的外交政策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不属于内政
国际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责任形式是下列哪一项?
A:道歉
B:赔偿损失
C:限制主权
D:恢复原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依法治国,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C: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D:依法治国这种制度和法律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简述《晋律》的创新之处。
连结点是冲突规范针对其"范围"中的民事关系或法律问题指定应该适用何国法律的一种事实依据或联系因素,关于连结点,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
A:连结点和其导向的法律组成系属
B:连结点是把特定的民事关系或法律问题同某国法律联系起来的纽带
C:国际私法上常见的连结点有国籍、住所或惯常居所、营业所、行为地、最密切联系等
D:连结点实际上反映了特定的民事关系与某一地方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甲国倡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2/3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B: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
D:由于甲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束力
引起罗马法复兴热潮的契机是发现了:()
A:《查士丁尼法典》原稿
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原稿
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
D:《查士丁尼新律》原稿
下列涉及免除法律责任的情形中,不符合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2010年3月25日,市民李某因有事需要用钱,便向朋友贾某借了2万元,答应1个月内还清,并出具了借据。此后,李某没有将钱归还,碍于情面,贾某也没有提出要钱一事。一直到2011年6月15日,贾某因急于用钱,便找到李某要求还款。李某以法律责任已免除拒绝归还
B:覃某借黄某现金50,000元逾期不还,黄某欲起诉覃某还钱,覃某的母亲与黄某达成协议,由其代覃某返还黄某50,000元,黄某不向法院起诉。覃某的法律责任得以免除
C:周某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在服刑期间他主动交代了其所掌握的张某故意伤人的事实,使得张某落入法网。为此,周某被减刑1年
D:刘某因投资失败欠下债务20万元,债权人诉讼求偿但刘某已是捉襟见肘、穷得揭不开锅,只能偿还2万元。法院据此免除了刘某的剩余债务
开展交叉检查,应随机抽取检查地至少2份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证券公司的股东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行为的,依照《证券法》,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采取以下的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A:通知处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处境
B:责令其限期改正
C:责令其转让所持证券公司的股权
D:限制其股东权利
西周的婚姻实行的是()
A:一夫一妻制
B:一夫多妾制
C:一夫一妻多妾制
D:一夫一妻一妾制
连结点是冲突规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关于连结点的选项哪项是正确的?( )
A:侵权行为地属于动态连结点
B:当事人可以利用改变侵权行为地进行法律规避
C:静态连结点可以依当事人主观意志改变,故成为当事人规避法律的手段
D:动态连结点主要包括国籍、住所、居所、动产所在地等
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
甲国是永久中立国,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其违反永久中立义务( )
A:允许乙国军队过境
B:对来自丙的侵略行为进行自卫
C:为了防止丁国的入侵,与戊国订立防御协定
D: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允许联合国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
下列关于海运单和多式联运单据的说法中何者正确?
A:海运单不具有流通性,因而不可转让
B:海运单是承运人接受货物的收据
C:收货人提货时无须持有海运单,只需证明自己身份
D:多式联运单据具有货物权利凭证的性质和作用。只有单据的签发人承担全程责任时,才有可能作成可转让单据。
某省人大为了整治校园环境依法制定了《某省整治校园环境条例》,后来由于一起案件,有关部门经审查发现该条例与教育部的某一个有效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B: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C:由国务院裁决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偶语诗书偶
引起国家责任的行为必须根据国际法能够归因于国家,或说该行为是国际法上的国家行为。下列哪些行为在国际法上被认为是国家行为?( )
A: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
B:外交部部长在国外私人身份的不法行为
C:甲国发生政变,其政府不能实际履行职务,实际正在行使政府权力的一群人的行为
D:军队的行为
甲酒厂为扩大销量,精心摹仿乙酒厂知名白酒的包装、装潢。关于甲厂摹仿行为,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如果乙厂的包装、装潢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则甲厂摹仿行为合法 
B:如果甲厂在包装、装潢上标明了自己的厂名、厂址、商标,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C:如果甲厂白酒的包装、装潢不足以使消费者误认为是乙厂白酒,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D:如果乙厂白酒的长期消费者留意之下能够辨别出二者差异,则不构成混淆行为
下列关于“三个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党章决定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B: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
C: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D:在实质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