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耳鼻喉科高级职称
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泻热和胃
B:消滞除满
C:润燥软坚
D:泻热去实
E:通便泻热
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称为()
A:耳屏间切迹
B:耳前切迹
C:对耳屏
D:耳屏软骨间切迹
E:鼓切迹
患者,男,咽部疼痛5天,逐渐加剧,有跳动感,吞咽困难,语言含糊,咽部左侧软腭红肿高突,按之软,悬雍垂被推向对侧,左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全身有高热,头痛,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本病西医诊断为:()
A:咽后脓肿
B:咽旁脓肿
C: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D:扁桃体肿瘤
E:扁桃体周围脓肿
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除外()
A:炮制不当
B:剂量过大、配伍不当
C:误服伪品
D:制剂服法不当
E:个体胖瘦
患者男性,65岁,左耳持续流脓10余年,脓液量多,为黄色黏脓,伴有恶臭,最近1周流脓量减少,但出现左侧头部剧痛,夜间加重,伴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消瘦、贫血、面色苍白、脉快、呼吸急促、全身无力。检查见外耳道黄色黏脓,恶臭,鼓膜松弛部穿孔,有痂皮覆盖。可能的诊断是()
A:中耳肿瘤
B: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胆脂瘤形成
C: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耳源性脑脓肿
D: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E: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硬脑膜外脓肿
F:颅内肿瘤
不属于
养生基本原则的是()
A:"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B: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C:突出精神心理健康
D:"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守中思想
E:辨证论治
具有杀虫消积、健脾清热功效的方剂为()
A:乌梅丸
B:肥儿丸
C:布袋丸
D:伐木丸
E:以上都不是
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五脏
B:六腑
C:经脉
D:气血
E:络脉
清胃散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寓“火郁发之”之意的药物是()
A:黄连
B:丹皮
C:升麻
D:当归
E:生地
麝香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与其何种功效有关()
A:开窍醒神
B:消肿止痛
C:辟秽豁痰
D:清利咽喉
E:活血散结
既能温中散寒,又能疏肝下气的药物是()
A:吴茱萸
B:高良姜
C:干姜
D:香附
E:肉桂
板蓝根可用于治疗()
A:外感发热
B:瘟毒发斑
C:咽喉肿痛
D:痄腮
E:丹毒
人体处于何种体位时,外半规管与地面垂直()
A:直立位
B:平卧位
C:直立位头前倾30°
D:平卧时头前倾30°
E:直立位头后仰30°
开窍药的使用注意是()
A:不可久服
B:多入丸散
C:主治神昏窍闭证
D:神昏的脱证不可用
E:窍闭神昏,用开窍药亦须进行药物配伍
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降压、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独活
B:豨莶草
C:络石藤
D:五加皮
E:桑寄生
所谓“寒从中生”指的是()
A:外感寒邪,影响脏腑功能
B:寒邪直中脏腑
C:阳气虚、温煦功能减退
D:恣食生冷,内脏受寒
E: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
善于治疗肠痈的药物组是()
A:金银花、连翘
B:红藤、败酱草
C:败酱草、鱼腥草
D:牡丹皮、赤芍
E:蒲公英、紫花地丁
巴豆具有的功效是()
A:峻下冷积
B:逐水退肿
C:祛痰利咽
D:外用蚀疮
E:去积杀虫
既能消食和胃,又能发散风寒的药物是()
A:紫苏
B:藿香
C:山楂
D:神曲
E:厚朴
沉香除能行气止痛外,还能()
A:温肺化饮
B:温中止呕
C:温肾缩尿
D:温阳利水
E:温通血脉
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
A:水胀
B:肤胀
C:臌胀
D:石瘕
E:水肿
关于耳蜗生理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传音功能和感音功能
B:传音功能是指声波振动从镫骨底板传递至整个耳蜗底周
C:基底膜的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声波频率
D:蜗底区域感受高频声,蜗顶区域感受低频声
E:耳蜗毛细胞具有感音功能
属于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的是()
A:川楝子
B:陈皮
C:草豆蔻
D:肉桂
E:厚朴
提出“八法”的是哪位清代医家()
A:罗美
B:汪昂
C:程钟龄
D:吴鞠通
E:叶天士
柴胡善于治疗哪条经脉头痛()
A:太阳经头痛
B:厥阴经头痛
C:阳明经头痛
D:少阴经头痛
E:少阳经头痛
水牛角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
B:凉血
C:补血
D:定惊
E:解毒
伤寒未两感时,第五日的表现有()
A:口渴
B:舌于
C:咽干
D:口燥
E:烦满
下列属于未病先防的是()
A:调摄精神
B:先安未受邪之地
C:早期诊治
D:起居有节
E:药物预防
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发音功能
B:吞咽功能
C:呼吸功能
D:协调功能
E:共鸣功能
耳病的外治法
不包括
:()
A:清洁法
B:滴耳法
C:吹药
D:涂敷法
E:冲洗法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