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控石油钻井井控

波动压力包括抽吸压力和()。
A:激动压力
B:循环压力
C:液柱压力
井控设备主要有哪些设备组成()
A:以防喷器为主体的井口装置,又称防喷器组合
B:液压防喷器控制系统
C:以节流、压井管汇为主的井控管汇。
D:管柱内防喷工具
E:钻具
F:修井液加重、除气、灌注设备
G:钻头
一井发生井涌,钻杆内有一浮阀,关井立压读数为零。以下哪种方法用于确定压井钻井液密度?()
A:关着井缓慢开泵,当套压上升时,浮阀打开,停泵,此时立管上的压力即为关井立压.
B:低速循环,读取初始循环压力并忽略钻柱压力损失,假设初始循环压力=关井立压
C:假设溢流的压力梯度为0.0023MPA/m,此值连同溢流体积一起将决定地层压力及压井钻井液密度
静压持效应,是指钻井液静液柱压力加上环空流动阻力之和大于地层孔隙中流体压力时,对井底岩屑施加的()。
A:静压力
B:动压力
C:冲击力
D:循环阻力
钻遇异常压力地层时,必须加重钻井液,但钻井液密度不能无限提高,液柱压力必须()上部套管鞋处的破裂压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固井作业全过程应保持井内压力平衡,防止因()造成井内压力失衡而导致井喷。
A:井漏
B:替浆
C:注水泥候凝失重
D:碰压
按塔里木油田规定,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当量密度为本井段设计所用最高钻井液密度附加()
A:0.10g/cm3
B:0.20g/cm3
C:0.40g/cm3
D:0.15g/cm3
有技术套管和仅有表层套管的井,压井方法必然是不同的。()
地层流体流入井筒后修井液池液面()。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当班司钻、副司钻离岗后,只能安排()顶岗;严禁副司钻顶替司钻,严禁井架工、内外钳工、场地工顶替司钻或副司钻。
压裂施工后必须在压裂井口装油嘴或针型阀控制放喷。
钻开油气层后,对井场防火有何要求?
用工程师法压井重浆在管柱内下行过程中,如果溢流为气体,套压会如何变化?()
A:缓慢上升
B:缓慢下降
C:保持不变
如果压井钻井液到达钻头而保持立压不变,对井底压力有何影响?()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在钻开气层的过程中,随着岩石的破碎,岩石孔隙中的天然气被释放出来而侵入钻井液,侵入的天然气量与岩石()成正比。
A:岩石的孔隙度
B:井径
C:机械钻速
D:气层的厚度
钻磨套铣完成后要充分循环修井液至3个循环周,停泵观察至少60min,方可进行下步作业。
某井深2300米,封隔器卡封2000米压裂,生产一段时间后测油压2.5MPa,套压1.8MPa,若上修需采用()压井。
A:司钻法
B:反循环法
C:顶回法
D:灌入法
发生井漏也可能演变为井喷,造成井漏的主要原因有()。
A: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过大
B:起钻产生的抽汲压力过大
C:过高的钻井液密度
D:地层有溶洞或裂缝
ZQ1200/0.862或ZQF1400/0.862泥浆气体分离器进液管使用()管线连接。
A:软
B:硬
C:带保险绳的软
工程师法压井,加重钻井液从地面到钻头的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不变。
井控管汇出厂总年限达到()年应报废。
A:十年
B:十二年
C:十三年
发现溢流后循环观察,以确认地层流体是否进入井筒内。
()属井控管汇。
A:节流管汇
B:压井管汇
C:放喷管汇
D:平板阀
E:节流阀
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循环罐,两端固定牢靠,使用高压耐火软管时两端要加(),钢制管线的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的铸(锻)钢弯头。
如果溢流量大,则开始(),再继续演化,就是井喷。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井口,就演变为井喷失控。
A:溢流
B:井涌
C:井喷
环空内钻井液受污染的程度可由()与关井立压之间差值确定。
A:关井套压
B:井底压力
C:地层压力
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0.4MPa,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或H2S含量大于()的天然气。
A:10ppm
B:20ppm
C:50ppm
释放圈闭压力是以()为基准。
A:关井套压
B:关井立压
C:溢流量
D:溢流性质
起钻前打入一段重浆塞,随后泵入原浆。停泵,卸下顶驱,允许重浆塞下降。 井的数据 井深 2200m 钻柱内容积 9.05l/m 钻井液密 度1.3kg/l 重钻井液塞密度 1.6kg/l 钻柱中段塞体积 4000升 计算起下钻罐中钻井液体积的增加。()
A:647升。
B:923升。
C:1301升。
检查或消除圈闭压力的方法是,通过节流管汇,从环空每次放出钻井液40~80升,然后关闭节流阀和平板阀,观察立管压力的变化。如果立管压力(),说明有圈闭压力。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下降后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