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电学技术高级职称

患者男性,56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3年。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
A:右心室起搏
B:右心房起搏
C:右心房起搏+右心室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Ⅰ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A:5~10天
B:10~14天
C:24~36小时
D:24~30小时
E:3~5天
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心排血量不足可用何药治疗()。
A:胺碘酮
B:洋地黄
C:多巴胺
D:异搏定
E:阿托品
如图显示起搏器PVC功能开启前、后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PVC功能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PVC功能是指起搏器检测到室性期前收缩后,自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避免感知逆传P波而诱发PMT
B:PVC功能是双腔起搏器特有的功能之一
C:室性期前收缩后触发心房不应期(ARP)
D: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AV间期等于设置的AV间期
E:起搏器判定室性期前收缩的标准是QRS波前或者连续两个心室波之间无起搏或感知的心房波
患者男性,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5、V6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关于急性肺动脉栓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SQT图形
B:V1~V2导联T波倒置
C:V4~V6导联R/S<1
D:额面QRS心电轴可以正常
E:不会引起心房波改变
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
A:窦性心动过速
B:Ⅰ度房室阻滞
C:心房纤颤
D:室性心动过速
E: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
A:PR间期延长且固定,无QRS波群脱落
B: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落
C:PR间期恒定,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
D:PR间期缩短
E: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诊断应为()。
A:窦性停搏
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呈二联律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诊断应为()。
A:窦性停搏
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呈二联律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2:1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
A:窦房结
B:房室结
C:结间束
D:希氏束
E:束支水平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最可能在()。
A:房室结
B:希氏束
C:右束支
D:左束支
E:结间束
以下原因可引起V1导联呈rSr'图形而时限<0.12秒,其中正确的是()。
A:正常变异
B:室间隔缺损
C:V1导联电极位置不正确
D:漏斗胸
E:右心室肥厚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
A: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B:V~V导联T波倒置
C:窦性心动过速
D:右束支阻滞
E:V4~V6导联ST-T改变
QRS波群低电压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A:黏液性水肿
B:限制型或浸润型心肌病
C:慢性肺部疾病
D:无力型的正常人
E:胸腔积液
患者,男性,65岁,慢性咳嗽史30余年。心电图如图3-1-6所示,提示()。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心包积液
D:心肌病
E: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性,67岁。近3天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慢性前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变异型心绞痛
预激综合征行电生理检查目的是()。
A:确定旁路是否参与心动过速发作
B:了解发作房颤或房扑时最高心室率
C:评价药物、外科手术等的治疗效果
D:确定诊断
E:确定旁路位置与数目
患者男性,14岁,发作性晕厥多年,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该患者最近心电图检查见图3-9-7,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B:反复搏动
C:逸搏夺获二联律
D:交界性逸搏心律
E:窦性停搏
患者男性,80岁,高血压病史20年。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下图所示,窦性心率为60次/分。 梯形图中第3至第6个心搏用A行中的黑圆点表示,心率为105次/分,说明存在()。
A:窦性心动过速
B:交界性心动过速
C:房性心动过速
D: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律不齐
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
A:室性心动过速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早搏
D:室性早搏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为()。
A: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B: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C: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D: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E: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关于正常人ST段偏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V5、V6导联ST段上抬小于0.1mV
B:V1~V3导联ST段上抬可达0.3mV
C:年轻人ST段上抬的幅度较大
D: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1mV
E:早期复极引起的ST段上抬大多属于正常变异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图3-3-4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
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男性,56岁。经常有发作性心悸3年,曾在当地医院作心电图显示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近2年来曾出现心悸发作后晕厥而入院检查。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显示窦房结恢复时间应是()。
A:≥2s
B:1.5s
C:1.8s
D:<1.4s
E:1s
患者女性,29岁,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见图3-7-3,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C:窦性停搏
D:窦房结一心房游走心律
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患者女性,61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15-4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
C: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D: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房扑动的特征是()。
A:心室率通常为100~160次/分
B:心室率规则
C:QRS波群形态正常
D:扑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心室颤动的症状体征不包括()。
A:心音强弱不等
B:意识丧失
C:脉搏触不到
D:血压测不到
E:大汗淋漓
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下图A、B、C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除了()。
A:P波形态多样
B:心房率常为150~200次/分
C:常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P波之间的等电位线存在
E: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
“冠状T波”广义上指()。
A:T波直立或倒置,双支对称,顶端或底端呈箭头样
B:T波直立高耸,呈帐篷样
C:T波倒置,呈鱼钩样
D:T波低平或双向
E:T波深倒置,呈瀑布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