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皮肤与性病学高级职称
长期发热的患者,诊断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玫瑰疹
B:脾大
C:肥达反应阳性
D: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血培养阳性
下列选项,不属镇心安神药组的是()。
A:龙骨、牡蛎
B:朱砂、磁石
C:龟板、鳖甲
D:珍珠、琥珀
E:珍珠母、紫贝齿
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证宜选
A:丹皮
B:苦参
C:天花粉
D:玄参
E:知母
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A:去芍药倍甘草
B:去芍药加饴糖
C:倍芍药加饴糖
D:倍甘草加饴糖
E:倍甘草与芍药
二期梅毒的皮疹特点是:()。
A:斑疹
B:丘疹
C:斑丘疹
D:多形态
E:脓疱疹
一般认为流行性感冒归属于中医的病名范畴是()。
A:肺痨
B:肺胀
C:肺痈
D:咳嗽
E:时行感冒
下列除何项外,均为导赤散证与小蓟饮子证共有之症状()。
A:赤涩热痛
B:小便频数
C:口舌生疮
D:舌红
E:脉数
下述哪种不适宜用作药罐()。
A:生姜汁
B:辣椒液
C:两面针酊
D:乙醇
E:风湿酒
苏子降气汤中配伍当归和肉桂的意义是()。
A:温肾纳气
B:养血补肝
C:温补下虚
D:祛痰止咳
E:温肾祛寒
消渴病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所属的病机变化是()。
A:肺阴亏虚
B:邪热炽盛
C:热伤气津
D:胃火炽盛
E:肠间有水气
治疗丹毒、扭伤,常选的拔罐法是()。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血拔罐法
E:留针拔罐法
与足太阴经相交接的经脉是()。
A:肺与胃经
B:胃与心经
C:胃与大肠经
D:三焦与心经
E:肝与心包经
既属于输穴又属于八脉交会穴的是()。
A:足临泣
B:足窍阴
C:照海
D:申脉
E:外关
养阴清肺汤中少佐薄荷的主要意义是()。
A:疏散肝郁
B:清利头目
C:芳香辟秽
D:散邪利咽
E:清热透疹
以下属于同音通假的是()。
A:能,耐
B:宛,菀
C:信,伸
D:服,幅
E:约,要
十二经脉中支脉最多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少阴肾经
E:足厥阴肝经
肛裂的临床表现有()。
A:便血
B:瘙痒
C:肿胀
D:便秘
E:周期性疼痛
耳鸣耳聋的治疗叙述错误的为()。
A:刺灸主穴:风池、后溪、听会、耳门
B:肝胆火盛配太冲,肾虚配,肾俞
C:毫针刺可补虚,泻实
D:耳针可选心、内耳、肝、肾、皮质下
E:暴聋毫针强刺激
《类经图翼》指出:“阴经之输并于”何穴()。
A:络穴
B:下合穴
C:交会穴与八脉交会穴
D:俞穴、募穴
E:原穴
以下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
A:栀子
B:决明子
C:火麻仁
D:郁李仁
E:牵牛子
玉女煎中配伍牛膝的主要用意是()。
A:导热下行
B:补肝柔筋
C:补肾壮骨
D:活血祛瘀
E:利水通淋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空肠
有头疽的引流切口常为:()。
A:横切口
B:纵形切口
C:十字切口
D:对口引流切口
E:顺皮纹切口
生殖器疱疹湿热下注证宜用:()。
A:八正散加减
B:黄连解毒汤加减
C:知柏地黄汤加减
D:龙胆泻肝汤加减
E:二妙散加减
患者,男,47岁,2天前染发后引起头皮面部水肿,红斑,丘疱疹,较多糜烂、渗出,自觉痒痛,口干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外治宜选用()。
A:三黄洗剂
B:5%樟脑
C:10%黄柏溶液湿敷
D:2%雷锁辛硫磺糊剂
E:3%黑豆馏油
人参与皂荚同用,皂荚可以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人参对皂荚而言,这种配伍关系属()。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E:相恶
感冒后口服"复方新诺明",曾有"磺胺"过敏史,查体见:皮疹颜色鲜艳,伴见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选方应为:()。一年轻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尿检有轻度蛋白尿、红白细胞、管型,血沉80mm/h,低蛋白血症,低补体。
A:消风散加减
B:银翘散加减
C: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D:清营汤加减
E:防风通圣散加减
如怀疑咽部或直肠淋球菌感染,取材后应采用:()。
A:直接镜检法
B:免疫法
C:培养法
D:病理检查法
E:PCR法
据《素问·痹论》的内容,
不属于
“肝痹”见症的是()。
A:夜卧则惊
B:多饮
C:四肢懈堕
D:频尿
E:腹胀大
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吴茱萸
B:代赭石
C:白前
D:旋覆花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