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配合性是指( )
A:病人的执行医嘱率
B:病人执行医嘱的程度
C:病人服从不服从医生的安排
D:病人参与治疗过程的程度
E:以上都对
试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个性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的成分包括( )
A:本我、自我和超我
B:本我、自我和现实
C:自我和本我
D:自我和自我实现
E:超我和现实
适合心理咨询的是( )
A:神经症
B:精神病
C:性变态
D:学习问题
E:人格障碍
完成意志活动最重要的阶段是( )
A:动机斗争
B:确立目标
C:制定计划
D:采取决定
E:执行决定
浮躁是一种()、情绪性、盲目性相互交织的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
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
女性,36岁,已婚,工人。因体弱多病半年前自习气功,近2周自感有气体在体内流窜,躯体不适,并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情绪低落、紧张烦躁。该女子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焦虑症
B:抑郁症
C:神经衰弱
D: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征)
E: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类神经症综合征)
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的描述哪条不正确()
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D: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自杀指有害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生物反馈疗法适合治疗睡眠障碍,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等。
青春期最难应对的问题是( )
A:社会适应
B:情绪情感
C:性困扰
D:自我意识矛盾
E:以上都是
过度的工作压力也会造成认知缺陷,如()以及问题解决与决定能力降低等。
A:注意力狭窄
B:使得个人获得的资讯减少
C:思考僵化
D:工作关系紧张
伴有下列哪种情况的多动症患儿应禁用或慎用中枢兴奋药()
A:品行障碍
B:情绪障碍
C:对立违抗障碍
D:抽动
E:学习困难
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 )
A:克服困难
B:自觉确定目的
C:A和B
D:不随意动作
E:B和D
近半数ADHD患者在3岁以前起病。( )
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阿米替林等对广泛性焦虑有较好疗效,治疗剂量一般为75mg~150mg/d,治疗作用一般在治疗第三周后出现( )
人类行为的整个适应过程分为行为的动机与需求、()、形成挫折情境、产生行为适应。
为了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对目标人群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错觉通常发生在()
A:情绪处于某种强烈的状态时
B:意识障碍使客体的意识水平下降时
C: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感知的清晰度下降时
D:感觉条件差造成感觉刺激的水平降低时
E:人格改变对外界判断失误时
消极的认知评价可以使人产生( )
A:焦虑情绪
B:积极思维
C:积极行动
D:认知提高
E:注意集中
心理治疗的基础是( )
A:良好的通情的医患关系
B:明确的心理诊断技术
C:高超的心理治疗技术
D:良好的人际交往技术
E:高超的心理咨询技术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 )
A:缓慢或急性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趋势,部分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B:急性起病,病程短暂,能完全痊愈
C:急性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
D:缓慢起病,病程迁延,肯定会慢性化和衰退,无痊愈的可能
E:急性起病,病程迁延,均能完全康复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思念
E:美感
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中具有自我防御作用的是( )
A:焦虑、恐惧
B:否认、侥幸
C:愤怒、抑郁
D:懊恼、猜疑
E:依赖、被动性增强
患儿,12岁。表现为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该患儿最可能患的是()
A:脑膜瘤
B:髓母细胞瘤
C:垂体肿瘤
D:形状胶质细胞瘤
E:神经鞘瘤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A: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程度上;环境因素则表现在儿童与其生活中关系密切的人的依恋程度上
B:在整个儿童时期,情绪的分化在不断增加。儿童本身能体验到的情绪活动逐渐成熟和分化,而且能用语言去形容或描述
C:儿童情绪发展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
D:以焦虑、恐怖、抑郁、强迫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E:儿童情绪的分化不像成人那样明显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包括()
A:遗传因素
B:神经发育异常
C:感染和创伤
D:躯体疾病
E:营养不良
人格障碍是指性格自幼就明显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
要取得病人信任,需注意哪些问题?
()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
A:生物反馈疗法
B:家庭治疗
C:森田疗法
D:支持性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