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朊毒体

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0C,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50mmH20,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1/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病例的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本病例的脑脊液检查有何异常,可见于哪些情况?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试述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简述钩体病病理解剖的特点。
患者男,16岁,反复脐周胀痛3年,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泻2月就诊。粪便查见较多蛔虫卵,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肠蛔虫病
B:肠结核病
C:慢性肠炎
D:慢性胃炎
E:十二指肠炎
患者男,53岁,陕西农民,因“发热5d”来诊。体温最高39.3℃,无头痛、咽痛;病后按“感冒”予以消炎退热治疗。查体:T39.0℃,P120次/min,BP120/90mmHg;双侧腋下及肩背部皮肤可见少许出血点,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双肾区轻度叩痛。实验室检查:血WBC13.12×109/L,PLT53×109/L;尿蛋白(++)。进一步救治措施是(提示入院第3天查体:T39.3℃,BP100/80mmHg;HR112次/min。即报病危,快速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清蛋白、血浆和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706代血浆),同时加滴多巴胺。动态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渐升至37.88×109/L,血小板降至8×109/L;尿蛋白(+++),尿隐血(+++)。入院不足48h已静脉补入各类液体近10000ml,但血红蛋白仍无下降。)()
A:给予较大剂量退热药
B:强化生命体征监护
C:继续液体复苏(即扩充血容量)治疗
D:凝血功能检测,酌情给予各类止血药及抗纤溶药
E:应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654-2)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
F: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G: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或经验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H:酌情给予血管收缩类升压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具有如下特征( )
A:一般在起病后3~4天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检测到
B:IgM抗体在2周达高峰
C:轻、中型患者检出率高
D:重型及极重型患者检出率最高
E:不能作早期诊断试验
试述HIV如何入侵人体T淋巴细胞及其复制过程?
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 )
A: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B:肺结核
C:念珠菌性食管炎
D:卡波济肉瘤
E:口腔白斑
下列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
A:发病季节
B:颜面和肢体明显出血倾向、肿胀
C:腓肠肌明显按压痛
D:浅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痛
E:急性肾衰
对于中、轻型病人口服补液即可。
乙脑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用于调查乙脑人群免疫水平的抗体是( )
不属于乙脑的抗体是( )
A:特异性IgM抗体
B:特异性IgG抗体
C:特异性IgA抗体
D:中和抗体
E:Vi抗体
男,49岁,农民,一周前感周身不适,发热,测体温38℃,认为是感冒,未引起重视,随后患者感下肢刺痛和皮肤瘙痒不适,痰多,不可控制地乱吐。言语增多,有时出现紧张,恐惧的感觉。体查:神志清楚,兴奋不安,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应存在,颈无明显抵抗,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未扪及,凯尔尼格征阴性,巴宾斯基征阴性。根据本病的最可能性诊断,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测方法是()
A:血培养
B:血常规,脑脊液常规
C:头部CT
D:胸部X光照片
E:取角膜印片检查病毒抗原
女,14岁,江西某市人,因发热7天,全身皮疹3天就诊,体检发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常呈椭圆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进一步需做以下哪项检查()
A:病毒分离
B:嗜异性凝集试验
C:病人血清抗麻疹IgM
D:以EHFV抗原片,检测患者双份血清
E:X线胸片
男,6岁,突发高热、咽痛、乏力、恶心呕吐3小时于2003年2月15日入院,查体:体温39.8℃,呼吸20次/分,扁桃体中毒红肿,上覆乳白色假膜,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双肺未闻及杂音。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0.85。 确诊白喉后下列哪项措施有误( )
A:必须卧床休息三周以上
B:本病的特异治疗手段是抗生素
C:须合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行病原治疗
D: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E:抗毒素根据假膜范围大小、中毒症状轻重及治疗早晚而定
如何确诊HIV感染者?试述各种可用的方法,哪些方法临床最常应用?
所有败血症患者白细胞总数均升高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正确的是( )
A:传染源主要是猪、猫、狗、鼠等
B:人类食生或不熟的猪或其他动物肉而感染
C:人感染旋毛虫后4h内排出的粪便感染力最强
D: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与生食的饮食习惯有关
E:对再感染无免疫力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溶血尿毒综合征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
A:急起发热,多为稽留热型
B:全身肌肉酸痛
C:易出现早期休克
D:浅表淋巴结肿大
E:少数病人有腹泻
黑热病的典型热型是( )
A:回归热,约占1/3
B:稽留热,约占1/3
C:弛张热,约占1/3
D:双峰热,约占1/3
E:不规则热,约占1/3
能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为( )
A:金葡菌
B:B组链球菌
C:β型溶血性链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C组链球菌
患者,女,47岁,因高热2月入院。患者2月前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有时热峰超过41℃,无寒战、大汗,无恶心、呕吐。有接触猫狗宠物史。查体:T38.8℃,P90次/分,R20次/分。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焦痂。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2×109/L,N78%,L22%,Hb78/L,ESR85mm/1h,血清弓形虫抗体IgM1:256(间接凝集法)。 目前此病公认的病原体治疗措施不包括( )
A:乙胺嘧啶
B:磺胺类药
C:螺旋霉素
D:克林霉素
E:氯霉素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
A:多有接触牲畜史
B: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黄疸、贫血、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等
C: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许多短杆状、圆形和椭圆形蓝紫色小体附着在红细胞上
D:血涂片检查发现血浆中有大量形态多样的折光小体在血浆中做直线或翻滚运动,有些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E:排除淋巴瘤、疟疾、巴尔通体病等疾病
化学药物预防肺结核的适应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结素试验阳性且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成员
B:结核病房护士,结素试验(+),咳嗽,发热一周
C:结素试验新近转为阳性的儿童
D:非活动性结核病,正在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者
E:右上肺结核稳定一年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红斑狼疮患者
男性,25岁,反复发作胸闷气促呼吸困难8年余,再次发作5天入院,查体双肺布满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在肺功能检查中最不可能的是()
A:肺活量减少
B:FEV1.0/FVC%降低
C:MMF降低
D:气速指数>1.0
E:通气改善率为25%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作为监测患者病情的是()
A:PEF
B:支气管舒张试验
C:MMF
D:用力肺活量
E:功能残气量
白喉杆菌的特点为( )
A:呈杆状,一端或两端稍肥大
B:革兰染色阳性
C: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D:外毒素抑制被染组织细胞的蛋白合成,导致细胞死亡
E:对热、化学药品抵抗力弱
男,35岁,农民,发热,全身酸痛、乏力2天,结膜充血。血象:WBC12×109/L,N0.75,L0.25。尿蛋白微量,镜检红白细胞少许。肌注青霉素G80万U,半小时后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9.8℃,2小时后大汗、热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钩体病
B:上呼吸道感染
C:流行性感冒
D:支气管肺炎
E:流行性出血热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孵出的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强。
传染病潜伏期的意义有( )
A:判断预后
B:确定检疫期
C:协助治疗
D:协助诊断
E:确定病程长短
男,20岁。突起畏寒,发热,伴头痛、呕吐4天于4月20日来诊。体查T39.8℃,P110次/分,R28次/分,BP85/50mmHg,神志清,精神差,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压之不退色,颈部抵抗感明显,心肺查体未发现异常,腹软,肝脾助下及剑下未扪及,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血象:WBC20.4×109/L,N0.88,L0.14,Hb120g/L,Pt130×109/L粪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败血症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中毒性菌痢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